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5节 (第2/3页)
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许局笑道:“所以上级很重视。”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韩向柠放下通知文件,想想又问道:“二位领导,你们该不会是想让我去地方挂职吧?” “你想不想去?”朱大姐笑看着她问。 韩向柠不假思索地说:“不想,我在局里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去地方挂职。再说我这个处长做上没几天,不能屁股没坐热就去挂职。” 挂职,在海事局不是稀罕事。 在体制改革之前港监局,曾安排干部去长江港监局甚至长航局挂了职,还有干部被长江港监局甚至被长航局借调过。比如黄远常,就曾被长航局借调去干了一年多,只是像他这样能留在上级单位的干部很少,大多挂职或借调一两年就回来了。 以前做什么,回来之后依然做什么,能借挂职的机会进步的干部也不多。 正因为如此,局里的干部对挂职不是很感兴趣,毕竟好好的谁愿意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 朱大姐早料到她会这么说,又笑问道:“就近挂职,就在南通,想不想去?” “不想。” “这是一种锻炼,能拓宽眼界,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朱局,我们是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的,就算能去南通交通局挂职,让我协助分管南通地方海事局,也没什么好锻炼的,他们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方面还要跟我们学呢!” 交通部直属海事瞧不上地方海事,传出去影响不好,尽管地方海事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确实有很多不足。 许局敲敲桌子,故作严肃地说:“要是论水平,中央部委干部的水平够高吧,可每年中央都要安排各部委的干部去基层挂职!朱局刚才说的很清楚,文件上写的也很清楚,组织青年干部挂职,主要是增加对地方上的了解,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交流,拓宽你们的眼界。” 在江上干了十几年,现在又是长州海事处的一把手。 韩向柠可不想去地方协助人家工作,苦着脸道:“许局,我的情况跟别人不一样,长江大桥虽然没开工,但涉及大桥建设的各项工作却不少。你们把我塞进了市里的‘大桥办’,不是这样的事就是那样的事,你说我哪走的开!” 许局不想跟她绕圈子,笑道:“就因为你走不开,南通市委经省委组织部同意,研究决定安排你去长州挂职。” “去长州?” “长州市委委员、常委,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去挂任常委、副市长。 韩向柠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将信将疑地问:“挂职能入常?” “能啊,这又不是没先例,事实上挂职干部进入地方党委班子的有很多。” 许局笑了笑,补充道:“局党委研究决定让你去地方挂职,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之后,陆书记亲自给我打电话,说接到了省委组织部的通知,市委下午正好开常委会研究人事,他就把你挂职的事拿到常委会上研究了下,提议让你进入长州市委领导班子,并且获得了全票通过。” 那可是副市长,而且是常委副市长! 韩向柠感觉像是在做梦,禁不住笑道:“二位领导,我哪做得了副市长,并且是入常的副市长?” “因为你是我们海事局的干部,再就是陆书记、王市长和秦市长对你很了解,认为你有这个能力。” “因为我是海事局的干部,什么意思?” “地方党委政府很现实的。” 朱大姐微笑着解释道:“刚才许局说挂职干部进入地方党委班子的有很多,事实上进不了党委班子的更多,这跟挂职干部来自哪个单位有很大关系。比如崇港区同时来了两个挂职副市长,一个来自文化厅,一个来自财政厅。 来自文化厅的那位没入常,只能协助分管文化教育的副市长工作。而来自财政厅的那位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