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9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66节 (第3/3页)

处要花钱,财政很紧张,储书记和侯市长每天都在为去哪儿找钱给干部教师发工资发愁,让我怎么跟储书记和侯市长开口?”

    “长州经济发展的那么好,怎么可能没钱?”

    “看似发展的不错,但花钱的地方更多。”

    韩向柠回头看看韩渝,随即话锋一转:“夏团长,焦政委,我现在虽然没钱,但我有地!等我招到商、引到资,把大桥产业园的工业用地卖出去,到时候我就有钱了。”

    “向柠,你是说……”

    “团里先借十万八万我周转下,其实不是借给我,而是借给赵江,让他先把队伍拉起来,争取在年底前组织一次军事训练。等我找到共建单位拉到赞助,等我把地卖出去有钱了,再把这笔启动资金还给团里。”

    “……”

    “夏团长,焦政委,别用这种眼神看我。储书记和侯市长让我兼大桥产业园的书记,不是没给我启动资金,但那些钱主要用于征地拆迁。那是给群众的补偿款,这笔钱打死也不能挪用。”

    启东预备役营组建时有秦副市长大力支持。

    秦副市长当时虽然不是常委,既没钱也没什么实权,但有沈凡那个老部下。

    沈凡当时虽然也是副市长,但人家那会儿已在启东站稳了脚跟,启东开发区的建设也已走上正轨,不像韩向柠这个副市长什么都没有。

    至于找单位共建拉赞助,南通长江岸线总共就那么多单位,之前已经被咸鱼拉过两次赞助,韩向柠再想拉也没得拉。

    夏团长意识到韩市长现在确实很难,权衡一番笑道:“十万应该没什么问题,也谈不上借,就当团里支持你们的。不过这事要保密,不然另外几个营的工作不好做。”

    第922章 学校招不招?

    谈完工作,参加两个单位的聚餐。

    都是老朋友,大家伙纷纷敬酒,祝贺韩向柠做上副市长。

    人家挂职要么带资金去挂职单位,要么带项目,韩向柠什么都没有,又不能干不出点成绩,只能借这个机会开起诸葛亮会议,请来自海事局、海关和母校等单位的老朋友帮着支招。

    “向柠,都说在上海发展的启东人多,其实上海的长州人也不少。我妹夫在上海工作,他们厂的领导就是长州人。”

    “王老师,你妹夫在上海的哪个单位工作?”

    “在上海的一个化工厂上班,他们厂刚搞完股份制改革,政府又让他们搬迁。他前几天还给我打过电话,说他们厂可能要搬到外地,他不想去外地工作,正为这事头疼呢。”

    “好好的企业为什么要搬?”韩渝不解地问。

    王红兵老师放下啤酒,解释道:“他们离市区太近,只要是化工厂都有味道,政府想开发他们厂那一片,如果不让他们搬走,开发的房子没人买。”

    韩向柠乐了,抬头笑道:“可以搬到我们大桥产业园,我们产业园在江边,等大桥建好交通发达,而且没人会嫌化工企业味道大,我们甚至可以给他们优惠政策。”

    “我回头帮你问问。”

    “行,拜托王老师了。”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帮她支招。

    吃饱喝足回家的路上,韩渝忍不住问:“柠柠,你真打算引进化工厂?”

    “引进化工厂怎么了,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只要把化工污水处理好不直接往江里排,不会给长江造成污染,有多少我引进多少!”

    “我以为你打算引进船舶修造企业和船机配件生产企业呢。”

    “我也想啊,可启东走在长州前面,启东的船舶修造和船机配件行业已经成了气候,就算给人家优惠政策人家也不愿意来,毕竟做生意讲究扎堆。”

    韩向柠紧搂着他的腰,想想又问道:“三儿,你有没有路子,你要是有路子,也要帮我想想办法。”

    韩渝不假思索地说:“我认识谁,我能有什么路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