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6节 (第3/3页)
我本来就是挂到长州锻炼的。”经历过坎坷,领教了什么叫“人心险恶”,韩向柠不觉得有多委屈,想想又笑道:“基层工作也确实能锻炼人,这些天遇到的那些事,是我以前想都想不到的。” “遇到了什么事?”林小慧笑问道。 “征地拆迁,有的因为几万块钱补偿款,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有的人真视金钱如粪土,不管给多少钱就是不愿意搬家。还有些人为多要补偿突击盖房子,昨天去时只有孤零零的一栋二层楼,今天去一看吓一跳,一夜之间居然多出七八间平房。” 韩向柠轻叹口气,苦笑着补充道:“有条件的突击盖房,没条件的突击搭猪圈、羊棚、鸡窝。” 既然是征地拆迁,遇到这些事很正常。 玉珍正觉得搞笑,韩向柠又无奈地说:“这些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真正让人头疼的是找不着户主。人家出去做生意了,怎么都联系不上。家里没人,谈都谈不成,你真要是强拆,人家回来之后肯定会告你。” “你这段时间就忙这些?” “嗯,快愁死我了。” “拆迁有期限?” “江上要建大桥,岸上要修建高速公路,大桥和高速公路建不起来,大桥产业园更搞不起来,不管做什么都要先征地拆迁,上级是有时间表的,元旦前必须要解决大桥和高速公路的建设用地。” 看来副市长也不好当。 林小慧刚开始还有些羡慕韩向柠,现在不但不羡慕反而有几分同情,干脆打开挎包,取出一张名片放到韩向柠面前。 “林总,这位陆先生是做什么的?” “陆先生是香港东盛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东盛集团经营范围很广,涉及建材、贸易、航运和金融,在香港葵涌甚至有一个码头。前些年,陆先生曾应邀去上海和苏州考察过,由于他们集团当时投资的重心在广东,再加上对上海和苏州的发展前景不是很看好,错过了最佳的投资机会。” 林小慧笑了笑,接着道:“你不是让我留意有没有香港老板愿不愿来投资吗,我们公司跟他们集团旗下的贸易公司有业务往来,上个月他们集团成立三十周年开招待酒会,我有幸受邀参加,借这个机会跟陆先生提了提,陆先生听说长州离上海很近,与苏州隔江相望,对来长州投资感兴趣。” “真的?”韩向柠欣喜地问。 “真的,”林小慧微笑着确认道:“你回头联系下人家,问问人家哪天有时间,邀请人家先来实地看看。” 韩向柠没想到竟有这好事,急切地问:“小慧,陆先生如果真想来我们长州投资,他打算投资什么行业,是来开厂,还是想投资港口码头?” “都不是。” “那投资什么?” “人家是大集团,想投资一个园区。” “投资园区?” “苏州的开发区你应该去过,有好几个工业园就是台商和新加坡客商投资的。陆先生在广东也投资了一个园区,他们去盖厂房,甚至自己搞了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把厂房连同地皮卖给或租给香港的小企业。” “当二房东?” “人家是做大生意的,这事真要是能谈成,人家就相当于帮你们招商引资。”林小慧顿了顿,意味深长地强调道:“再说人家来投资是有风险的,你这边现在要什么没什么,人家主要看的是发展前景。” 台商工业园,新加坡工业园,江对岸是有,但南通没有。 这么大事韩向柠不敢做主,赶紧当着二人面打电话向侯市长汇报。 侯市长很感兴趣,在电话里说下个月正好要去香港招商引资,到时候会亲自登门拜访东盛集团。 市长亲自接手,接下来也就没韩向柠这个副市长什么事了,三人围坐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聊起远在武汉学习的两条鱼。 “三儿说小鱼在一起去武汉的路上,信誓旦旦地说什么跟警校借了一辆车,到时候会天天去党校找三儿和陈子坤玩,还要给三儿和陈子坤当司机。” “小鱼没去?”林小慧笑问道。 不等韩向柠吐槽,玉珍就哭笑不得地说:“咸鱼哥在武汉有好多朋友,小鱼在武汉的朋友也不少。不但有朋友,还有好多在市场做服装生意的老乡,今天这个请,明天那个喊,他现在比我都忙,天天忙着应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