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10节 (第3/3页)
你们这个案子跟一般命案不同,案件发生在江上,被害人落水是否有生还的可能?缺少被害人尸体这一直接证据,直接关系到接下来如何定罪量刑。” 余向前顿了顿,接着道:“连云港这边的渔船比南通多,类似案件在海上发生过,你们可以参照类似案例,缺少直接证据,就进行扎实的外围取证,从救援过程、案发时的外部环境、视野内环境等方面补充证据。结合一系列证据,推定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落水船员已无生还可能。” 韩渝低声问:“没有尸体,也能以故意杀人移诉?” “能啊,但要全面取证,形成证据链条闭环。” 办这种案件有风险。 余向前不想韩渝在这个案子上栽跟头,沉思了片刻接着道:“但江上的情况跟海上的情况又不太一样,尤其长州水域,说是位于长江尾,但距真正的入海口还有几十公里,而且在案发水域下游不远处长江又分了叉。 航道、水流和潮汐的情况你比我了解,你可以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落水船员如果溺亡了,其尸体从案发水域被冲进大海需要多长时间。再请法医研究分析,尸体沉入江底会不会浮起来。 北支每天有多少船航经,南支主副航道每天有多少船舶,那些船员发现尸体的可能性又有多大?总之,不能排除落水船员没死,而是躲在岸上装死的可能性。” 必须承认,鱼局的话有一定道理。 上游有浮尸漂到南通水域,甚至能漂上百公里,那是因为上游航经的船舶少,尸体漂在江上被航经船舶上的船员发现的可能性低。 南通水域是长航运输最繁忙的水域,每天航经的大小船舶超过三千艘。 海事局组织过搜救,也就是说通知过航经的大小船舶留意江面,南支主副航道上那么多船,从南通到上海这一路都没发现。北支航道的船虽然不多,但北支江面没那么宽,尸体只要浮上来,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大。 韩渝意识到不能轻易认定那个落水船员已死亡,凝重地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有四种可能。” “哪四种?”余向前问道。 “一是人没死,躲在岸上装死,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公安机关从重惩处将其打落水的嫌疑人;二是人死了,但尸体没被冲进大海,而是漂到了岸边,被水草缠住或被芦苇拦住了,这个季节水草和芦苇正是最茂盛的时候,真要是出现这种情况很难发现。” “继续。” “三是人死了,尸体浮上来被航经船舶的螺旋桨搅碎了,真要是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很难发现,是几乎发现不了。” “最后一种可能呢?” “那就是被冲进海里了,但相比前面三个可能性,被冲进海里的可能性最低。” “你打算怎么查?” “先组织力量、动员群众,同时请求海事、渔政、水政和对岸的长航苏州分局、熟州公安局水上派出所乃至上海同行协助,对两边的岸线进行一次搜寻,看看尸体在不在两岸浅滩的水草、芦苇里。” 韩渝看了看蒋有为,接着道:“同时请求海事部门协助,发布征集线索,确切地说是发布寻尸公告,请在相关时间段航经案发水域的大小船舶检查螺旋桨。再就是组织警力排查落水船员的社会关系,尤其要找到其亲属,留意其亲朋好友的反应,研究分析其有没有并未溺亡,而是躲起来的可能性。” 事实证明,小伙子做事很靠谱,考虑的很全面。 余向前很欣慰,沉默了片刻说道:“这个工作量不小,尤其搜寻南通段下游和上海段两岸的浅滩,这要组织多少条船,要出动多少警力?” 韩渝深吸口气,紧攥着拳头说:“人命关天,并且这个人命关天不只是涉及到能不能认定落水船员死亡,甚至关系到即将落网的嫌疑人会不会死!不管出动多少条船,投入多少警力都是有必要的。” 这话说在点子上! 如果落水船员没死,那刚露头的嫌疑人只是故意伤人。 要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认定落水人员已死亡,案件的性质就变了,到时候就要按故意杀人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