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 是我青山独往时 (第2/2页)
。 不论是他,还是甘从式,都被那晶莹璀璨笼罩其中。 那晶莹,那璀璨,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不停地流转着,就像是一个彻里彻外的水球或者说光幕。 就在这流转中,这棵树把在它笼罩下的两个人,一起带入了它的生命运转,受其润泽。 至此,许广陵初次造出或者说炼成了一种既能供修者所用也能被普通人所用的“仙丹”。 生机灵液普通人是不能用的。 不要说普通人,全部人阶的修者都不行,而就连甘从式这样的实力深厚的地阶修者,也只能浅浅地用那么一点点而已。 但这种“仙丹”不一样。 任何人都可以用! 许广陵也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供他这一世的父母特别是母亲所用的东西。 其实片刻之前许广陵还不能确定。 因为他的这一方面的理论还不够完善。 或者说,关于“植物的生命运转与动物的生命运转之间的影响和联动”这一专题,他还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体系。 不过当这棵树问世,出现在眼前,这个理论坐标系上的一个点,被确定了。 现在,只要他返回庄家一趟,在自家的庭院中或者母亲靠墙的窗外植上这样的一棵树。 那个身为普通人的女子什么都不用做,只是日常生活和栖息于这棵树的光华笼罩之下,则随着时日的推移,其不止是身体,连同心识在内,也全都会一点点地发生蜕变。 用前世道藏里的那个形容来说,一年易血,二年易气,三年易骨,四年易髓。 当然这里这个一二三四是虚指,并不真的代表着确切的一年两年三年四年。 然后直至身心纯彻,不修而自修,自然而然地步入修行之道途。 甚至,就算终身不涉修行,其寿数亦远逾常人,不要说普通人比不了,就是人阶的修士,也比不了。 只从寿数这一方面来说,至少也可以等同于地阶。 至少! 而若是前世他有这样的手段,两位老人就不必修行得那么辛苦了。 特别是,因为两位老人在开窍上的原因,为“纠偏”,为“回天”,许广陵不知费了多少的心思,不得己之下,开辟以及建立了简直是一大摞的理论。 当然了,那些周折也不是白废,而是夯实了许广陵在这一方面的理论兼实践基础。 这是前世以及前事了。 而现在,他当然也不能目前就把这种树植在庄家的庭院。 太招摇了! 此时此际,实非其时。 而且就灵气环境来说,青水城那里也未必就支持这种树。 索性时间还早,这一世的父亲和母亲此时都还年轻得很,不要说十年二十年,就是三十年五十年也等得起。 当然了,他的时间不多。 鉴于鉴天镜所提供的那个信息,九年的时间。 这其实已经不短了。 而如果情况不出差错的话,大概三到五年左右,庄志远、庄志和、庄志新这庄家的三个人,其中的一个就有可能率先突破到地阶。 届时,庄家应该就会小部分地搬迁到郡城来了,也有了在东山拥有一份灵地的资格。 彼时,庄家海阔天空。 而他,应该就是天高路远了。 这三到五年的时间,也足够他在郡城获得一切想要获得的。 然后自然是沿崤山而上。 可能是州府。 也可能是帝都。 不管这世界有多大,他肯定是要一点点踏遍的。 从青水城开始,到郡,到州,到国,到域,到整个的这方世界。 也是从凝气开始,到通脉,到开窍,到地阶,到天阶,到“圣人”,遍及这方世界从低到高的所有修行阶层。 嗯,在九年的时间里。 而这些也只是起点。李仲道的全知全能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