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蔡邕  (第2/2页)
口。    过了会儿。    “受教了。”    钱家主朝向郭嘉郑重作揖道。    紧接着,另有几位家主陆续开口道:    “郭小友,不知您可有什么指教?”    “郭修撰,还望赐教。”    “...”    闻声,郭嘉莞尔一笑,缓缓说道:“其实晚辈今日说这么多,只是想说一件事情而已...    这件事,可以说,也是陛下的期许...今后你们十二家族,想要入仕,还是要诚心为国举才方可。    否则,大祸即将降临,届时,没有人能够救你们十二家族。”    于家主皱眉道:“那依你之见,什么才是诚心为国举才?”    “您的那位孙儿于谦就不错,只有这样的人,入朝为官,才能有所作为,陛下也会欣喜。”    郭嘉继续说道:“当然,至于究竟是哪些人,可以入朝为官,晚辈认为,还是要精心挑选一番。    倘若各位难以选择合适的人选,晚辈倒是可以推荐一个人,若是由他举荐入朝为官的人选,陛下那边,一定没有意见。”    听到这番话,众人都很好奇,他口中的那个人选到底是谁。    于是,便将心中疑惑问出。    郭嘉解惑道:“此人,便是藏身于应天书院中的大儒——蔡邕。    这位老先生,曾经做过陛下的老师,相信这一点,你们应该心知肚明吧?”    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此刻的确就在应天书院中。    而这座书院,便在江宁城里。    江宁,在前朝选为国都的那段时期,曾更名为‘应天府’。    而应天书院,其实就是前朝国子监的前身。    只是因为今朝太祖有容乃大,所以便将前朝时期的国子监保留了下来。    直至今日,成为了‘应天书院’。    十二家族的子弟,多半都在此书院中潜心修行过。    这家书院,在大秦境内,论教学质量,也是仅次于咸阳城国子监与山东孔家的存在。    江南多儒生,从来都不是一句虚言。    其中有多半的功劳,都多亏了那家书院。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教了。”    有一位家主朝向郭嘉作揖道。    后者连忙回礼道:“不敢,晚辈只是说出了一些实情而已。”    顿了顿,十二位家主一致表态,听从他的意见,打算立即前往应天书院,请见蔡邕老先生。    让他挑选一下十二族中的天才,汇集成名单,送给陛下。    有‘帝师’举荐,相信陛下那边,应该可以毫无保留的信任他们了。zWWx.org    这才是他们最为需要的。    在十二家主走后,来俊臣问向郭嘉,“你今日为何要向他们出谋划策?”    闻声,后者唉声叹道:“我只是不希望,以书香传家的江南十二族,会因为政治这种事情,而陷入陛下设计的杀局当中。”    他们都一致认为。    皇帝嬴渊,之所以答应江南十二族的要求。    是因为,他在内心里,谋划了一盘杀局。    而且,一旦入套,这个杀局还堪称无解。    在郭嘉心里,江南十二族,是对国家无害的氏族。    所以,不应该毁于政治事件中。    而唯一能帮助他们摆脱困局的,就只有曾为帝师的蔡邕。    至于嬴渊设计杀局这一块,在他看来,也绝非是昏庸。    相反,还很英明。    因为只有将世家的力量削弱了,那些寒门子弟们,才更有机会。    只不过,他觉着,江南十二族,不应该成为牺牲品。砂糖橘子的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