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7章 反正都是送给女人的  (第1/2页)
    霎一时间,在听到《致唐馨苒》这四个字时。    唐馨苒感觉到自己的心好像要跳出来一般。    这首好听的钢琴曲,原来是为她而创作的,并且以她的名字命名!    一种无与伦比的喜悦涌进了她的心中,整颗心仿佛都荡漾在春水里。    唐馨苒抬起明亮的双眸,目光水润润的看着他道:“这首曲子,你真的要叫这个名字?”    赵宇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嗯!喜欢吗?”    唐馨苒抓住他的手,缓缓靠近她自己的心口,脸上洋溢着笑容道:“喜欢!”    感受到她那急促的心跳,赵宇笑着道:“你喜欢就好。”    千金难买自己媳妇的喜欢,能逗得唐馨苒开心,那赵宇的心情也会变得愉悦。    说起《致爱丽丝》这首钢琴曲由来,那是年近40岁时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为特雷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    并且贝多芬对她产生了好感,在一次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曲子赠给了特雷泽,并在该曲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泽,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而在之后,这份曲谱就一直留在了特雷泽那里,贝多芬本人并没有留有底稿。直到后来,一位为贝多芬写传记的音乐家诺尔,才在特雷泽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曲子的手稿。    本来按照一般人的习惯,这首钢琴曲的名字于情于理都应该命名为《致特雷泽》的。    事实上,最初的时候诺尔也是这么命名的。    但在当时出版乐谱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将原名《致特雷泽》给错写成《致爱丽丝》。至此,这首钢琴作品就开始以《致艾爱丽丝》的名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而《致特雷泽》却很快就被世人所遗忘。    由此可见,这首钢琴曲的创作过程,还是颇具戏剧性的。    但对赵宇来说,这首曲子原名不管是叫《致特雷泽》也好,还是叫《致爱丽丝》也罢,现在它的名字就叫《致唐馨苒》。    反正曲子原本就是贝多芬送给一个女人的,那自己把它送给自己的老婆,以她的名字命名又有何问题。    这完全没有问题好伐。    而且看媳妇现在的这个模样,估计晚上又能解锁更多新的姿?势。    这波操作完全不亏,简直血赚啊。    也就是现在还是大中午的,不好白日宣那啥的,不然直接就把她就地正法了。    《致唐馨苒》这部钢琴曲虽然柔美动人,但只能算是小品之作。    整首乐谱下来才3分多钟,对于钢琴曲来说实在有那么一点短。    才三分钟,完全不能体现出自己真正的技术。    赵宇重新开口道:“要不要我再弹一遍?”    唐馨苒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一向惫懒的赵宇愿意给她弹琴,她又怎么会不愿意。    赵宇笑了笑,指尖很快又在琴键上重新跳动起来。    优美的旋律又再度从钢琴里传出。    整整一个下午,赵宇都在钢琴室里陪伴着唐馨苒。    他在钢琴前弹奏了多次《致唐馨苒》,还弹奏了《梦中的婚礼》。    同时这两首钢琴曲都算得上短小精悍,而且技巧简单,易于演奏。    在赵宇的指导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