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 千算万算,漏算人心  (第2/2页)
    这三个大唐的劲敌,将会对大唐呈现合围之势。    大唐将会成为一个孤国!    纵使国力再强,又岂能以一敌三?    不过这个问题。    对于杜如晦来说,却还算不上是无解。    不过片刻此刻,杜如晦轻笑一声,便是昂首:“先生所言,依旧只是妄言。眼下大夏遭难,为何如先生所说,仿佛逢难的不是大夏,而是我大唐一般?”    “即便大夏战败,江北暂时为匈奴所据又有何妨?没了大夏朝廷,那西凉董卓,燕地朱棣,还有赵匡胤等人,手握重兵,尤其是易于之辈?不消我大唐出手,这匈奴必会和这些人陷入鏖战。”    “而我大唐,只需等他们两败俱伤之时,再行出兵,可能重创匈奴?那盘踞在大夏江北的匈奴大军,岂不是不战自退?”    一句之后。    这边苏秦却是不住大笑:“杜相有所不知,这事情可没杜相想得那般容易。”    正说完。    苏秦缓缓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书信,递到了杜如晦身边:“说来也巧,今日方才抵达长安,我皇便已经命人将此函送到了苏秦这里,杜相不若过目一二?”    杜如晦皱着眉头,从苏秦的手中接过书信。    低头缓缓阅览起来。    只不过片刻,便已经面色大变:“这!这!?这是!?”    这等情况之下。    李世民等人也不由得不住皱眉,望向杜如晦。    他们不明白。    到底是怎样的书信,能够让一向是处变不惊的杜如晦,都是如此的神色慌乱。    “克明,此书信中写了什么!?”    李世民皱眉起身,紧紧的望向杜如晦。    却见得杜如晦脸色阴晴不定,默不作声。    直接是将手中书信,递给了李世民。    当是时。    大唐众人也顾不得什么君臣之仪,一个个都是聚拢了过来,观看着李世民手中的那封书信。    但不过片刻之后。    所有人都已经是神色大变。    瞪大了眼睛,一个个的望向了不远处的苏秦。    因为这书信之中。    写的不是别的。    正是近日,慈禧和匈奴冒顿单于的合约。    以出卖京城布防图,贡白银千万两,美女千人,以及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    要求匈奴除去李烨!    除去李烨之后,匈奴退兵,复迎李镇登位,慈禧重掌朝廷大权……    书信字迹寥寥。    但其中透露的信息,却是让大唐众人,再也淡定不下来……    若真如书信中所言……    匈奴岂不是能名正言顺地得到燕云十六州!?    而他们大唐坐收渔翁之利的计划,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见得神色大变的大唐众人。    苏秦神色肃穆,是一字一句朗声道:“大唐诸位千算万算,纵有鬼神莫测之谋划。却也漏算了一个,人心!”    “慈禧这妖后,我想大唐诸位不是不清楚。”    “诸位以为,慈禧这妖后为了重掌大权,能否做出这般人神共愤之事呢?”    仅仅是一瞬间,在场大唐众人,皆是沉默。    当是时。    杜如晦面向面前的苏秦,终于是叹了一口气。    缓缓拱手:“先生,杜如晦再无话可说……”    这还能说些什么呢?    谁叫大夏。    有这么一个丝毫不要脸皮,丧心病狂,人神共愤,不怕天打五雷轰的无耻妖孽呢!?    于是乎。    在杜如晦退下之后。    一身材修长,面白长须,容貌瑰丽之人,却又来到苏秦面前。    狭长的眼眸下,不时闪烁着精明狡黠的目光。    朝着苏秦径直长揖:“大唐长孙无忌,见过先生。”    房杜虽败。    然大唐,犹有长孙。    随着长孙无忌的出列。    现场才缓和些许的气氛,当即又是凝重了起来。    重担再一次地压在了苏秦身上。    这可谓是真正的,舌战群儒!    (凌晨了,大家早点休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