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9节  (第1/2页)
    秦淮河上,无数只船航行在正中间,另有快舟冲在前面叫往来船只靠到岸边。    不似北地草原的阴雨连绵,这里已经多日不曾下雨。    天,瓦蓝瓦蓝的。像棉花一样的云朵,像定在了天上。    清澈的水面,在波纹层层远去中,倒映着高大的船只身影。    偶尔有水鸟落到船舷之上,边梳理着羽毛边看来看去,像打量这些个特别大的船一般。    水中有个影子一闪而过时,总会有机灵的水鸟扎入水里,片刻后叼着一条鱼上来,慢慢吞咽。    船队逆流而行,到胭脂河时,一艘龙舟上有人说话:“诸卿且看,这便是大明的大好河山,不愧以胭脂命名。”    在船上的群臣一脸无奈,却不得不跟着夸赞,美!两岸的石头确实美,姹紫嫣红的。    “殿下,那边的房子是有,不过不符合陛下和你们这些亲王吧?”    里长在船上的另一个船舱中与太子朱标说话,憨憨呆在旁边。    今天圣上出巡,到下丘村看收割小麦、苎麻、油菜籽。    大臣们都跟着,太子和太子妃也在,关键太子妃再有十天就是九个月,跟来干啥呀?    “倒是让你们的人挤一挤了,父皇打仗的时候,也没住过什么好的房子,我也无所谓。    就是来看看,总在宫中呆着闷,此次出来三到四天,别的地方没意思,还是下丘村好。    各地的题本送到南京,与送到下丘村,最多不过耽误半日而已。”    朱标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是父皇要来看看。    说白了就是带群臣亲眼见证下丘村的粮食增产,总是别人说,万一假的呢?    现场收,看多少亩,立即称重,看完,将来这里就确定下来,是良种种植的地方。    想要多少地,直接给扩。如此别人再敢在背后说不该说的话,就可以收拾了。    不仅仅是出来玩儿,有政治目的。    至于说太子妃,没到日子呢!船上就有专门的地方。    等到了下丘村,下丘村就有专业的产房,村子的药铺中有许多药材。    太子得跟来,把太子妃扔到太子府,提前生产,或者出了别的意外……    “也好,天热,注意防暑,再过一会儿,咱就进石臼湖了。这条人工运河,十五里。”    里长见太子如此说,他也不管了,反正村子的大部分人都过来了。    南京那里只有盒饭店和守玻璃窑的在,然后村子被军队接管,不允许别人进去。    村老们也很高兴,回家看收麦子,即便朝阳门外修成苏州园林的样子,也不如这个家好。    十五里运河一过,大家在船上看到了成群的鸭鹅,有的跟着船游一游。    有的鸭子扭头看看,一脑袋扎水里,再露出头时嘴边的小鱼尾巴在动着,随即被吞下。    石臼湖上已经停了很多船,他们被拦住,说等一个船队过去才能走。    不少船就跑到码头暂时停靠,人去那里的百货商店看。    “马先生,这些是什么船?”黄里长没有事情的时候喜欢坐在百货商店的门口。    这里搭了棚子,孩子们在棚子下读书、练字。    马徽与钱杜史不能提供文房四宝,村子自己买,划船到南边,在歙县买砚台和墨,在宣城买纸和笔。    都挑便宜的买,但这两个地方的便宜东西,拿到外面去卖可就不便宜了。关键两个地方的船只要去应天府,保证路过石臼湖这里,到这边累了,就靠岸歇一歇。    双方认识,亲自过去买东西,而不是让带过来,那价钱必须压得低低的。    这样孩子们就有了文房四宝,先用木棍在地上写会了,再用毛笔于纸上写。    大人们偶尔也来学几个字,不打算会写,认识就行。    大家对马徽和钱杜史十分尊重,不称呼为掌柜,也不叫秀才,就喊先生。    马徽看到船队了,他在愣神,直到黄里长又喊两声,他才回魂儿,说道:“圣上出行,看旗帜,亲王们和公主们也来了不少。”    “啊?陛下出来了?他要去哪呀?”黄里长压低声音。    “去下丘村呗!下丘村的旗帜也挑着,黄里长你无须如此,圣上出行不避人,不是微服出巡。”    旁边的钱杜史接过话,并告诉黄里长正常说话即可,这是光明正大的,非偷偷摸摸。    黄里长想一想,说道:“对呢!下丘村的麦子要收了,咱的也得收。下丘村还有早春就种的大豆,现在也能收了。    他们村子种的东西,都是要当种子的,跟咱不一样,咱……你们爱吃面食不?收了麦子就有面了。”    “爱吃爱吃!”马徽和钱杜史一同点头,籼米不做米线的话,不如面好吃,粳米又太贵了。    这边不是更南方,面食很多,得从北方以运河来运。    “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