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3节  (第1/2页)
    两刻钟后,朱元璋起身,他得去批一会儿题本,带上太子帮忙。    群臣也有自己的活儿,没事情的人在村子里慢慢溜达。    “憨憨,晚上做什么饭?还吃竹鼠?那个胡惟庸咋那么坏呢?”    里长在山神庙找到憨憨,问晚饭的安排,又提起右丞。    “他不是坏,他是该死,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能掌握一切。把别人看成傻子,以为能够利用。    有成功的,把上面架空,但那得先掌握军权,而且上面的那个人本身没有根基。    唐朝后期,皇帝被太监给架空了,宋朝也有皇帝被臣子架空。    至于说秦二世遇到的指鹿为马,都不稀奇,那么有人也想架空当今皇帝,就正常了。”    朱闻天依旧在分析,他觉得胡惟庸并不需要造反,那得掌握绝对军权,慢慢架空就不错。    “那晚上要做什么菜呢?”里长听完,觉得这种事情自己参与不了,还是说自己可以管的吧!    “喝羊汤,晚上炒一堆菜,大家其实就想喝酒,菜谁吃?”朱闻天给出菜谱,羊汤。    第343章 试探吃亏民族志    “宜长啊!你村子两岸要起箭楼啊!咱站在河边,河上船只有人往下放箭,射到咱怎办?”    朱元璋一副怕死的样子对里长说,他此刻来到河边,河上有船只往来。    他的意思是建箭楼,以后他再来,上楼看河。    “回头种完水稻就建,去年种得可是粳米,产量比籼米少两成,今年准备缩短差距。”    里长才不信呢!哪里有危险?上下游都被水军占着。    上游来的船只有军士管,到下游时下船,下游来的船还是军士在上面,到上游下船。    想建箭楼,建吧!那是问题吗?人家陛下在那边给自己建两个村子的楼,自己在下丘村建几个箭楼还不行?    “粳米产量真高啊!你村子把技术拿出来,别人照着学居然也比不上。”    “他们只学其表,我下丘村精耕细作,属于试验示范田,育种基地,投入多。”    “宜长,外面的种子好不好?”    “陛下,好和不好在于适合与不适合,把种子拿来种,看产量等情况,才能判断。”    “宜长,石臼湖那边的百姓所种麦子也该收了吧?”    “他们得等几天,种得晚了,即便他们很努力地用淤泥冲水追肥也不行。”    “那他们还能跟咱村子一样种水稻了吗?”    “他们种大豆,水稻种植要求人力过多,他们承担不起,大豆已经很好了,属于一年两茬。”    “宜长,你说北征的队伍会胜利吗?”    “陛下放心,百分之二十的燧发枪,百分之十的改进火铳,加上大量的后勤物资与战地医疗物资,咱没理由输。”    “倒也是,宜长啊!高人是谁啊?”    “是憨憨啊!”    朱元璋:“……”    里长:“……”    这一刻,二人各有想法。    朱元璋想的是,你们村子对高人的保密已经到了这等程度?我这招很少出差错的,怎么到你这里就没用?    里长则想,你太坏了,你诈我,我居然没反应过来,说出了实话。    “宜长,你说得对,憨憨确实很高,有把子力气。”朱元璋郁闷地说。    “还行吧!他现在估计能顶四分之三头牛了,以前是半头牛。”里长心情愉快,果然没人信。    “憨憨,我,嗯!嘿嘿嘿嘿!”一直在旁边的朱闻天回应。    朱元璋当作不知道之前要表达的真实意思,里长也不可能挑明。    二人继续聊,里长保证陛下不敢把自己怎么样,真敢杀自己,憨憨会帮自己报仇的。    朱元璋则担心里长跟高人说,万一高人不高兴怎么办?得稳住里长。    在二人身边的朱闻天其实想笑,里长终于被人家给套路了,这玩意儿一般人都反应不过来。    但没关系,自己的人设维持的好,一旦有外人在,必须偶尔插一句话,表明自己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问题,要坚持,演下去,坚决地演下去。    一旦暴露,下丘村的价值就低了,不利于村子的发展。    自己藏起来,对推动大明前进不受影响,村子的待遇会越来越好。    “都说水往东流,唐末,后五代十国,李后主被俘,赵匡胤做得太过了。要杀便杀,何必圈养羞辱?    无非是没能力直接让南唐的人直接臣服,所以拖着,废物。李煜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