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61章有贼光的宋瓷 (第2/2页)
份和地位的象征。 宋人把对三代礼制的仰慕、对精美器物的喜好都融入到了他们的美学追求之中,从而创作出簋式炉这种仿商周青铜簋的瓷器器型。 这件宋代官窑簋式炉,呈椭圆形,口缘下有二道凸弦纹,腹圆鼓,矮圈足,足圈外移。附耳作立兽形,半环状兽身中空。 全器釉色粉青,厚腴,微有流动性。口沿及足圈处均镶铜扣棱。六角形的纹片多半无色,为俗称之冰裂纹。 宋代的簋式炉,既可处庙堂之高,又可处江湖之远。虽脱胎于上古礼器,却褪去了威严的感觉,带上了精致典雅的气息,体现出秀美内敛的大宋风韵。 这是件相当精美的宋瓷,釉色,工艺,造型,完全对得起它一亿两千万的价格。挑剔的古贺川能选中它,说明它确实非常精美,是宋瓷中的精品。 然而古贺川却皱着眉头,久久不语,一直在用高超的眼力观望着它。 理由很简单,精美之余,古贺川觉得,它不到代。 古玩店主吓得都快瘫软在地了,若是把赝品推荐给川少爷那还了得? 自己这个古玩店还干不干了? 古玩店主围着古贺川,赌咒发誓地不停解释。 这件宋瓷是他们店铺新收过来的镇店之宝,各种仪器的检验均没有问题,应该不是假的,希望川少爷千万不要多想。 古贺川面色深沉,不理会古玩店主所说的话,曼声道:“你说它不是赝品,那它表面的贼光你怎么解释?我古贺川有钱,但我古贺川不是傻子。” “一亿两千万,买一件布满贼光的瓷器,你让我的颜面何存?” 对贼光的通俗解释是:新瓷器表面刺眼的釉光,也称之为‘火光’。不难理解,任何瓷器都必须经过高温烧制,所以便有了‘火光’之称。 但为什么要叫做‘贼光’呢? 那是因为,一个‘贼’字,便挑明了一切。‘贼’者,贼眉鼠眼也,梁上君子也,不劳而获也,弄虚作假也。总之,尽是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常有卖家拿新东西冒充老东西,真正懂行的人一眼便可看到新东西那层浮在表面的‘贼光’。做得再好再真,那层‘光’也是浮上去而不是长上去的。 老东西的光,是皮肤,是骨肉。新东西的光,则是衣服,是脂粉。 岁月这东西是容不得说谎的,一个‘光’足以涵盖和说明一切。 眼力一般的普遍人,或许一时难以察觉。但以古贺川的眼力,轻松捕捉到这件宋瓷上的贼光,完全不是问题。 听了古贺川的话,古玩店老板的脸都绿了。 川少爷什么眼力?还能有看错的时候?自家店铺镇店之宝是赝品,又好死不死把赝品推荐给川少爷,完蛋了,要死人了! 经过古贺川提醒,在店铺门口聚集的围观群众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我说那件美轮美奂的宋瓷,总觉得有哪里不太一样呢?” “表面竟有一层不易察觉的贼光,是赝品!” “敢拿赝品挑战川少爷的眼力,恐怕有人要完蛋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