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九十章 新官(下) (第2/2页)
是折彦质,我需要和他谈一谈,然后是吕大同,他的情况比较特殊,我考虑让他出任坊州知事,但他的家人要留在京兆,不准跟去上任。” “卑职明白,卑职会和吕大同说清楚。” 陈庆点点头又道:“然后是沈该,我想利用这个沈家和江南世家建立联系,我和他谈一谈,然后任命他为泾州通判。” 蒋彦先提笔记下,陈庆继续道:“赵文信能力很强,我想任命他为军器署副署令,吴芾很适合为监察官,所以我任命他为监察司第三署监察巡官,前往四川路实施监察职责,就这么多,其他人由吏部司考核安排。” 停一下,陈庆又道:“如果官职一时不够,还是按照老办法,安排他们先去各个学堂教书,但官舍和待遇不能低,以免寒了他们的心,给他们说好,只是暂时教书,一旦官职出现,优先安排。” “卑职会安排好,请殿下放心!” 蒋彦先又取出三份履历道:“卑职还有一事,据内卫反馈给监察司,昨天有几个官员前去百凤林喝花酒,监察司已经确认,这是三人的名单。” 蒋彦先将三份履历递给陈庆,陈庆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严禁官员喝花酒、嫖娼并不他陈庆的命令,历朝历代都管得很严,尤其宋明两朝,在官员的私生活上一点都不含糊,陈庆自己从来不去,也不允许手下官员去喝花酒、逛青楼。 相反,陈庆对士兵却很宽容,还鼓励在军营附近开设妓院,这是安抚军心的需要。 “这三人革除掉,不予录用,并限期离开进贤馆!” “卑职明白了。” 蒋彦先行一礼,匆匆去安排了。 ......... 对这批临安来求职的官员,陈庆总体上是欢迎的,一方面是很好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名声也是极大的提高,但陈庆也要考虑本土官员的感受,不能说外来的和尚就好念经,说不定他们能力和德行还不如本土官员。 所以对这批官员陈庆考虑向外放,比如河东路北部或者中原等地,尽量不影响到本土官员的利益。 这时,晁清在门口禀报,“殿下,审官署副署令张严明带来一名官员,叫做沈该,说是殿下要和他谈一谈。” 陈庆点点头笑道:“请他进来吧!” 不多时,张严明带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走进来,很清瘦,容貌长得很不错,陈庆一眼认出,正是当年的情敌沈该。 张严明把沈该的资料递给陈庆,便退了下去,沈该心中忐忑,虽然过去很多年,他的儿子都四岁了,但这一刻他还是有点尴尬。 “沈兄,多年未见了,请坐!” 陈庆笑容很温和,没有半点讥讽之意,让沈该心中平静一些。 “令尊和令堂还好吗?”陈庆又笑问道。 沈该想起来了,陈庆见过自己父母,好像相处不太愉快。 “多谢殿下关心,他们身体都还不错。” 陈庆点点头,“听说你是因为被张浚牵连而被罢官,什么缘故?” 沈该叹口气道:“事实上,我被罢官和张浚关系不大,而是因为郦琼率军投敌,天子震怒,张浚帐下所有官员都被牵连罢免,卑职当时是元帅府主薄,所以难逃免职之灾。” 陈庆召见他只是为了缓和两人的关系,安抚他一下,便道:“我看吕公的推荐信,对你评价很高,就凭这封信,我也要重要。” “吕公太高看卑职了。” 陈庆笑了笑道:“张严明给你说过了吧!关于你的任职。” “张署令还没有给卑职说起。” 陈庆笑道:“我打算让你出任泾州通判,升为正六品承直郎。” 沈该被罢免时还是从七品官,没想到陈庆竟然升自己为正六品承直郎,还是一州通判,这可是分量极重的实缺官,父亲力劝自己来川陕谋职,有先见之明啊! 沈该顿时又惊又喜,连忙起身行礼道:“卑职愿为殿下效力,也一定会做好泾州百姓父母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