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第238节  (第2/2页)
艳羡啊!    不仅是他本身,其父顾大司农、其母秋府君,其根顾氏一族,宁都百姓,都能在史书中留下重重的一笔,让人感怀,让人称道。    文臣武将,能走上朝堂的,谁不有一番青史留名的豪情?    如今一农户、一未读过书的女子都有如此威名豪气,想想实在是心中酸涩,谁人不羡慕?    不过都是经过事的,只是不免感慨一番,很快就平复了情绪,纷纷恭贺起来。    明盛帝眉宇间皆露出喜色,连连下了许多破格封赏,还未到考评之时,便直接官升一级,升至四品!其父封安平侯,其母封安定郡君,可掌兵三百,其妻诰命,更有数不清的华贵布料,古玩珍宝……    此举连护爱顾璋的许多重官,都有些惊讶。    可如今谁能说出点阻拦的话来?此情此景,还是不要扫兴的好,而且扪心自问,他们心中何尝不觉得,如此大功,应当如此!    赏罚分明、重用能臣,对还未长成的少年官员颇有几分爱护,又不失历练,这是明君之像,何尝不是他们的幸事?    谁知,等下了朝,明盛帝一身明黄龙袍站在玉照殿外,负手而立,遥望边关的方向,面色有些愧色,他叹道:“那些日子,瑶光日日入宫请求,想顶了刚赤府知府缺,朕还说他胡闹。”    他漆黑眸中满是旁人看不懂的深思,良久才道:“瑶光如此聪慧,只怕那时,就看出匈奴恐有异动。”    苏公公不敢接这话,只上前搀着他:“皇上,今日外头风大,不如入歇息,喝杯御湖龙井暖暖身子?”    被苏公公这一提醒,明盛帝又叹道:“朕记得偶有几次有事要议,瑶光便在殿外站了许久,实乃朕之过。”    苏公公神色有异。    周围站岗的英武侍卫也嘴角抽抽。    他们脑海里浮现顾璋在外头吃着随身荷包里的小零食、喝着不知什么制作看起来就冰冰凉凉的水,还兴致勃勃和他们小声聊天的场景。    苏公公只恨不得去把他家主子摇醒,皇上你忘了吗?每次来顾小状元都要美美的吃一顿,欢快得嘴角都沾上酱汁,满足得笑得不知多讨喜。    还是忘了入宫几次,讨走您喜欢的砚台、折扇、环佩,说是要攒钱讨媳妇……之后又暗搓搓说您小气,然后气得您说:“臭小子就是个貔貅,还说朕小气!”    明盛帝显然是不记得了,滤镜一带,这会儿只剩下心疼,他的小状元受苦了,如今在边关多危险。    他对苏公公道:“你去朕的私库挑些,就按瑶光平日喜欢的风格挑……”又担忧道,“当日离京也没觉得有危险,瑶光都没带多少护卫,朕便谴100精兵,随身护他周全才好。”    苏公公:?    皇上,你忘了吗!    前些日子你才笑着跟奴才炫耀,说顾小状元武艺不俗,居然能打败薛见雷将军。    苏公公面皮抽了抽,拘着笑容道:“皇上说的是,奴才这就去准备。”    ***    这样的好消息,当然要昭告天下,以平民忧!    百姓得知后,惊得嘴巴能塞下拳头。    “这得是多富裕。”    “我的粮食要换了粗粮,再省着吃,哪里舍得给人平白拿这么多?听说最多的农户,一户捐了两亩地,近10石的粮食。”    “唉,怎么舍不得?别说一整个府城了,你想想,如果咱们村来了个大人物,他十分厉害,带着咱们村家家吃饱饭,手里有余钱,家里盖了比现在好几倍的大房子,若那人有需要,你会袖手旁观吗?”    “当然不会!我定然感激涕零,恨不得他长命百岁,日日无忧才好。”    即使是这种让人完全不敢相信的消息,但是百姓带入自己想一想,也觉得好像十分自然。    若是他们,也会做出同样的事。    宁都百姓,实在是太让人羡慕了,许多百姓忍不住想,若是他们也能和宁都一样就好了。    站在百姓的角度,自然是看到富裕的粮食,高产的田地,对顾璋得民心、秋娘顾大根此举之惊人没有太大感觉。    但各地巨富商贾、在地方任职的官员等人,看到的东西就又不同了。    燕府。    燕家兄弟在竹风轩饮茶论道,笑得十分骄傲。    在后宅。    燕夫人听到丈夫所言,十分不可置信的看向他:“那岂不是现在你就比不上女婿,护不住女儿了?”    闻言,面色喜悦的岳父,脸色一僵,嗫嚅道:“话也不能这么说。”    他努力发挥自己的口才:“你当初不还担心,低嫁女儿日子没现在舒坦,原来一个圈子的姐妹会瞧不起她,见到要主动行礼会憋屈吗?这下就没这个忧愁了吧!”    高嫁也担心,低嫁也担心,当初念叨了不少的燕夫人:“……”    为了安燕夫人这颗慈母心,努力挺直腰杆的岳父,说了秋娘从筹粮到送粮的许多事,最后道:“你看,亲家可没骗人,顾家好像真的是女人做主,你看顾璋成婚时,不是把那么多银钱都交给芷儿了吗?”    燕夫人听了秋娘所为,只觉得有阵阵雷鸣轰然在脑子里噼里啪啦的炸开,不断冲击着她的世界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