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世子火葬场纪事(重生) 第1节 (第147/178页)
除非裴源行当真对云初在意得紧,不然也不至于鲁莽到这般田地。 皇后有些头疼地揉了揉额角:“皇上本是一团高兴,被裴世子一口拒绝,心里怎么可能痛快?可皇上向来惜才,不忍责罚裴世子,却又实在气恼裴世子不识好歹,本宫瞧在眼里,很想替他分忧解难,便将那云姑娘招来了宫里。” 晋王妃愣了愣:“现下云姑娘就在殿外么?” 皇后点了点头,道:“眼下左右无人,本宫也不妨跟晋王妃说几句心里话。皇上虽气,本宫倒觉得裴世子对他原配情深意重,不惜得罪了皇上也不愿让云姑娘受半分委屈,这份情意实属难得。 “本宫想着,既然当初裴世子决意跟云姑娘和离,自然是有着旁人所不知道的缘由。裴世子固然对她一往情深,那云姑娘总也得当得起他的一片真心才是,是以本宫想借今日的机会仔细相看相看那云姑娘,方能宽下心来。” 皇后招手唤来了垂手侍立在一旁的宫女:“云姑娘在殿外可有闹出什么动静么?” 宫女见她问起,忙回道:“回皇后娘娘的话,适才奴婢已经去瞧过了,云姑娘已在殿外站了有半个时辰了,极守礼数。” 皇后若有所思地道:“是么?” 宫女垂首低低地道:“奴婢不敢欺瞒皇后娘娘。” 晋王妃忍不住替云初说起了好话:“臣妾和那云姑娘打过交道,那云姑娘是个不错的姑娘,虽是商户之女,却不卑不亢,绝非谄媚之人,更难得的是遇事不慌,处理起事情来沉着冷静。” 皇后冲她笑着点了点头:“能得晋王妃一声夸赞,那姑娘定是有几分长处的。”她偏过头去,吩咐道,“说起来她也在殿外等了许久了,你出去将云姑娘带进来吧。” 宫女应了声是,赶紧去了殿外,将云初带进殿内。 云初步入殿内,朝着座上的皇后和晋王妃行了礼:“民女云氏见过皇后娘娘,见过晋王妃,皇后娘娘和晋王妃万事安康。” 她说话得体谦和,礼数周全,虽是第一次入宫,却并未显露出半分卑怯。 明知皇后娘娘是故意将她晾在殿外,却没有丝毫不耐。 倒跟晋王妃说的一样。 自前几日裴源行在书房里拒绝了赐婚后,丝毫不见他有改变初衷向他服软的迹象,侯爷越想越觉得此事拖不得,万一圣上问起此事,而自家儿子还是如眼下这般顽固不化,岂不是要将圣上狠狠得罪了? 那日他便已撂下狠话,威胁着说倘若行哥儿继续一意孤行,那就莫怪他到时候收回世子之位了。 他总以为行哥儿这下总该怕了,不料儿子却回他,他并不稀罕这个世子之位。 侯爷心下虽急,一时间却又拿这个儿子没办法,思来想去,想起行哥儿终究是在侯夫人的屋里养大的,他这个当父亲的劝不动,当母亲的若是能规劝一番,行哥儿总归能听进去几句了吧。 如若能说服行哥儿答应这门亲事迎娶晋宁县主,那便更好了。 如此想着,这日回了侯府,侯爷便径直去了兰雪堂。 侯爷进屋坐下,挥手叫屋里的下人退下后,便跟侯夫人提起了圣上赐婚一事。 距离那日父子俩闹了个不欢而散已过去了好几日,可今日重提此事,侯爷又忍不住动了怒,忿忿道:“行哥儿好歹是咱侯府的世子,眼下也二十多了,怎地还如此不识好歹? “圣上想要赐婚于他,那是多大的体面,更难得的是圣上愿意信任咱侯府,焉知晋宁县主嫁进咱侯府后,咱侯府不能在朝上更上一层楼呢?这么一个送上门的大好机会,他却不知道珍惜。” 他左一句“逆子”,右一句“逆子”,却丝毫没察觉到侯夫人的异样。 侯夫人默默地坐在炕桌旁,眼底是一片被围困的悲痛。 今日是她律哥儿的生忌,身为他的父亲,侯爷却分明将律哥儿忘得一干二净,一心只想着依靠行哥儿的婚事让侯府走得更稳。 侯爷一通埋怨,却半天没听到侯夫人吐露过一字半句,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了不对劲。 “雨娴,你这是怎么了?” 侯夫人恹恹地回了句:“没什么。” 侯爷本就心情不妙,这会儿见妻子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心里愈发着恼:“雨娴,行哥儿是我的儿子,也是你的儿子,身为他的母亲,你不该对他的婚姻大事多上点心么?” 侯夫人扭头看着他,幽幽地道:“侯爷只记得行哥儿是你的儿子,却早已忘记了咱们的律哥儿是吧?” 闻言,一阵莫名的烦躁涌上侯爷的心头。 “雨娴,你这是在怪我?!” 他额角青筋微跳,心中的怒意更甚。 他这边满心担忧着圣上会不会为了行哥儿的婚事记恨上侯府,雨娴却还有心思跟他提律哥儿。 死了十多年的人了,为何还要再特意提起? 一个个地,都故意要惹他心烦是吧! “雨娴,这么多年来,你心里总是怨着我、恨着我,当年律哥儿病逝,我知你心里难过,便把行哥儿送到你屋里由你抚养。我这么做,我为的是什么? “我为的不就是让行哥儿能代替律哥儿一直陪伴你左右,代替律哥儿孝顺你么。饶是这样,这么多年来你还总是避着我,不愿跟我亲近。你自己说,我待你还不够好么?” 侯夫人的眼泪毫无征兆地滴落下来,反驳道:“行哥儿不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唯有律哥儿一人!” 侯爷的脸色愈发阴沉。 若不是雨娴这般认死扣,他们夫妻俩又怎会离了心,又岂会这么一过就过了多年! “雨娴,你总是走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