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音乐家_第113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1章 (第1/2页)

    指挥折磨,乐手也折磨,相互折磨死去活来。

    往往来一个糟糕的客席,所有人又要重新开始。

    再加上国内的古典乐发展本来就晚了相当多,甚至照比隔壁霓虹,都晚了一百年。

    是的,一百年,人家小日子都赶上了二十世纪初。

    甚至如果只谈音乐的发展,人家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了。

    问题极多。

    再加上不少人,哪怕是行业内部人,“能混独奏的还混乐团?”“乐团不是混子吗?”这种离谱思想都很多。

    滥竽充数?

    实际上,有人这么想了,才会有人这么做,才会出现问题。

    所以有个很奇葩的情况存在着。

    混子的乐团混子多多。

    内卷的团卷到头皮发麻。

    乐团里的乐手,也会有很多著名演奏家。

    独奏与合奏,本身就是不一样的东西而已。

    不过,饶是如此。

    也依然发展起来,追赶起来了。

    虽然说,花了六七十年发展赶上了人家一百多年的发展,很猛。

    不过,在所有国人看来。

    不是第一,那就是落后,发展快那也是落后,我如果不是废物,为什么没拿第一?

    本来就在这种感觉的情况下。

    又有不少国外的指挥名家来到国内乐团客座指挥,看到了这些问题,排练中还解决不了。

    毕竟,古典主义音少的作品要求更精细,音多的编制大的排场大的观众更爱看,乐团的问题也更容易被糊弄过去。

    这时候人家抛出一句……

    “德国的社区乐团都可以很好的演奏古典主义,可中国乐团是演不来的。”

    其实人家没啥偏见,说的也就是事实。

    但就是纯纯的上眼药。

    气不气?

    气!

    气人家说了实话吗?

    不是。

    是气自己不争气。

    别跟我提什么发展晚,投入低,人多,体系,牵一发动全身,指挥啊,人才啊,习惯啊,乱七八糟的太多问题需要解决等等等。

    我就问你一句。

    【凭什么干不过外国人】

    谁来谁不扎心。

    所以,实际上,对于乐团发展,对于真正的“牛b”。

    国内,国内乐团,对进步的渴望,对绝对优秀的欲望,往往会更加的强烈。

    还是那句话。

    【凭什么干不过外国人】

    就今天必须把你给干了!

    这还真不是啥做梦。

    实际上,如果将国内顶级乐团这些乐手单独拎出来,我国乐团乐手实力并不差劲,甚至因为人多卷起来的缘故,相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