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465节  (第1/3页)
    “武举也有宴会?”王珺瞪大了眼睛,他一直以为文举这么兴盛,没想到武举也有宴会。    “有的啊!”温润道:“你已经知道了鹿鸣宴跟琼林宴,还有两个是武举的宴会。”    鹰扬宴:是武科乡试放榜后考官及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所谓鹰扬,是取“武如鹰之飞扬”意思。    会武宴:是武科殿试放榜后,在兵部举行的宴会,规模比鹰扬宴更大。    第443章 纷纷结果    武科殿试不同于武科乡试,故会武宴的规模比鹰扬宴要气派得多,排场浩大,群英聚会,盛况空前。    且武科的人可没有文科那么老实。    有冲突的时候,一概以武力取胜。    取胜之后再讲什么道理。    也是可以的嘛!    王珺听了这些话,笑的不得了:“对对对!”    他们武将没有那么多花头可以耍,都是手底下见真章。    “两个弟弟如今也算是功成名就了,赶紧安排上职位,两个弟妹也早点儿嫁进来。”温润盘算着:“还是娶媳妇儿好,送妹妹出嫁,是把人送走,娶媳妇儿是把人带回家。”    他还是喜欢娶媳妇儿。    讨厌嫁女儿出门子。    “行,他们马上就去我那大营里任职。”王珺也想尽快让温润解决大营账目问题,不能老是让温润一个人做活儿啊。    恩容宴过后,该回家的回家,该去大营任职的去大营任职。    就连皇上都召见了王珺一次,问他是不是大营里头缺人啊?    “怎么都让你划拉走了?礼部那边还想拿乔,说要他们考个什么庶吉士呢。”皇上是知道王珺家有两个弟弟,还有一群学生们要会试的,没想到都考中了。    而他等了几日,没等到王珺跟他求援,毕竟考中了进士,不代表就能马上当官。    按照当时的规矩,一旦中了进士,就可以直接分配做官了。    在本朝的制度里,科举考试三年一次,称一科。    乡试就是全省统考时中举,就有资格到首都参加会试,最后录取大约三百人左右。    根据考试成绩,这些进士被分为三甲。    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一般在一百人以内。    三甲二百人左右。    中了进士就由吏部分配做官了。    做官分京官和地方官。    一甲进士,按照惯例,直接进翰林院授官职——修撰、编修,这属于“史官”,也就是编史修志之类的文字工作。    二甲进士,分到中央各部当主事,或分到地方做知州。    主事,大体上相当于现在各部的处长;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副地级市市委书记兼市长兼法院院长。    主事、知州,级别上属于六品官,高于县处级的七品。    三甲进士,分到中央机关的做评事、中书、行人;分到地方的做推官、知县。    就算是本次会试,皇上额外重视,取中翻了一倍的人数,那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而且这些新科进士们,并非一上来就能当官的,他们需要“观政”。    很多人认为古代读书人一旦中了进士之后,就会得到朝廷的褒奖,进而很快就能够做官,其实大多数时候,无论是状元、榜眼、探花这一类三甲优质人才也好,还是普通的进士身份也好,都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    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又不是国朝初立的时候,缺少文人担任官职,这个时候人才储备可是很丰盛的,不缺人手。    所以只有等到职位出现空缺的时候,这些中进士的读书人才能够在吏部的举荐之下获得做官的资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