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485节  (第1/3页)
    温润特意带了西红柿去,到了老刘家,刘夫人热烈欢迎啊!    “这几日天气热,她胃口不太好,各种吃的都试过了,好不容易吃了点儿那个凉皮,还不敢多给她吃。”刘夫人对儿媳妇很喜欢,儿媳妇又有了身子,不管男女那都是他们老刘家的第三代,很重视。    “我带了点儿东西给她做点江南风味的菜。”温润带了一车的东西过来。    “好好好!”刘夫人完全把他们都当孩子看待。    其实刘夫人也就比他们大了不到二十岁而已。    温润给王玫做了西红柿鸡蛋面,王玫抱着肚子,吃的吸溜吸溜:“还是哥夫的手艺好。”    “知道你闹小病呢,过来看看你,这一筐子的西红柿你自己留着吃吧,这东西现在还少,明年大规模种植,就有的吃了。”温润这里的种子不多,他自己都舍不得吃。    “嗯!”王玫是知道的,所以觉得自己好幸福。    他们在这里用了午饭才回去的,第二天去看了看两个弟弟家。    两家人挨着,一起看了。    还行,两个弟妹在家里,将家管的井井有条。    两个弟弟同样休沐,正在家下棋呢。    “前天刚去看过妹妹,她胃口不太开,我家那口子送了点腌制的糖蒜过去给她吃。”王珏好奇的道:“还是胃口不开吗?”    “没有,开了,糖蒜啊,弟妹腌制的好。”温润笑着道:“没想到她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还会这个?”    “会,这几日腌好,正要给你们也送去两坛尝一尝。”王珏得意的道:“我现在每天都吃一些。”    “也不嫌弃味道大,熏着弟妹。”王珏显摆的让王珺看不过眼,他就给他泼冷水。    “我都是早上吃,吃过了出门熏别人去,晚上不吃!”王珏一下子暴露了自己的家庭地位。    薛氏红着脸蛋儿跑掉了。    留下哈哈大笑的王珺和温润,王珏也脸红了。    何氏也红着脸下去了,因为王瑾也是如此。    看到两个弟弟跟弟妹日子过得甜甜蜜蜜,俩人就放心了。    回去之后因为要八月份,立秋了,要预备秋菜,还要准备过中秋。    正经忙了半个月,眼看着要中秋节了,陈旭来了:“我打算最后见他一面,再没有什么动静的话,估计他也黔驴技穷了。”    “行,去看看吧,别跟他耗着了,你应该放开胸怀,都三气他了。”温润乐了:“以后开开心心的过日子。”    “我知道了。”陈旭一抹脸,跑去厨院了。    王珺过来正好看到陈义跟他一起走的背影:“怎么又来了?还要去宗人府吗?你教了他什么呀?”    “他说他不服气那个老东西,可又无可奈何他,朝廷想知道滇南王还有什么后手,他非得去见不可,我就教他怎么气人。”温润呲牙:“效果不错!据说在宗人府,新任滇南王的日子可不好过,不是生理上的,是心理上的!”    “能好过了才怪。”王珺对滇南王也没好感:“听说他走私的各种东西,查出来能顶半个国库的收入,真是不知足啊!”    那么好的媳妇儿不珍惜,那么好的儿子不珍惜,现在沦落到圈禁的下场,就像是读书郎说的那个“不作死就不会死”。    “是啊,都异姓王了,除非想篡位。”温润吐了吐舌头:“唉,晚上吃什么呀?”    “家里做了麻将拉皮儿跟排骨炖豆角。”王珺顿时改了话题:“烙的草帽饼,好吃着呢。”    温润开心了,草帽饼呀!    陈旭晚上在这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也没走,一直赖到了立秋,这一天按照传统习俗,要抓秋膘的,他就在这一天,去了宗人府。    “抓秋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贴秋膘”。    这种习俗已经由来已久,也是立秋时重要的传统习俗。    贴秋膘的目的就是为了补充夏日身体消耗,狠狠地补充流失的营养,为的就是可以提高抵抗力,来应对寒冷的秋冬季节。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    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    陈旭这几日在大将军府吃得好睡得香,养的的确是胖了点儿,且气色红润有光泽,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