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8章 (第1/2页)
在联邦制造出了面对帝国的公爵甲,都能够做到一击毙命的电磁狙击炮时,不止一个人想象过用狙击手来取代机甲战士的画面。 毕竟从制造成本上来看,陈迅所使用的第三代电磁狙击炮,要明显低于对标公爵甲战力的将军级机甲。 但这一想法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非常现实的问题。 骥星河独一无二,陈迅又何尝不是呢? 在实现了万猩斩之后,陈迅的名气和影响力,真的不比骥星河差多少。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相比于成为机甲战士,成为狙击手的门槛在人们看来要低了很多。毕竟联邦能够驾驶机甲的只有三十万人,可能够拿枪射击的人,说有七十亿也不过分。 只要能够拿得动枪,能扣的动扳机,那就是能够开枪。 而且在硬件方面,联邦可以轻而易举的制造出没有后座力的狙击枪。软件方面,只需要稍加调试,就能够给这样的狙击枪配备自动瞄准的程序,还能够计算实时的风向、风速、空气湿度、重力等等因素,让瞄准和射击都变得非常简单。 特定的条件下,人人都能够做到百发百中。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算的上是狙击手吗? 当然不算了。 因为这种所谓的狙击手,能够发挥出来的战力还不如联邦的自走战斗机器人,或者是自动射击平台。 机器人是不知道恐惧的,绝对不会有情绪上的变化,导致出现联邦雇佣兵团这种溃败的局面。机器人在拥有能量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复杂的补给构成,不会知道疲倦。 有一个联邦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说是被下意识忽略了的冷知识是——联邦在异星的狙击手,比联邦的特级机甲战士数量还少。 不是培养不出来,毕竟联邦的特级机甲战士数量,相比于联邦的人口总量而言实在是太少了,更何况是狙击手呢? 实在是战术需求太小了。 用杨安泰的话来解释就是:“瞄了三十秒就开一枪?让帝国看见了,还以为我们联邦连子弹都造不起了呢,全都给我换重机枪,每分钟射速两千发的那种,火力压制懂不懂?” 在完全不需要考虑常规子弹消耗的情况下,面对帝国的常规兵力,狙击手的杀伤力当然比不上机枪手,机枪手的培养也要比狙击手容易很多。 而机枪手的杀伤力,又远远不如导弹。说来说去,还是狙击手的火力太小了。 至于战略层面的需求则近乎于零,因为联邦和帝国之间的战争,根本就不会出现敌方指挥官傻乎乎的,暴露在狙击手的有效攻击距离之内的情况。 刺杀什么的更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