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61节  (第1/2页)
    “你这是怎么了?”    “红眼病?”    “……就是没睡好。”郑国峰苦笑了一声,问道,“庞主任呢?”    “庞主任今天走了啊?去三区了。”袁志林赶紧说道,他说的三区就是航天集团的三区,实际上,是一个专业的导弹研究院,也是137所的直属上级机构。    郑国峰才想起庞思博是去了三区,下个月三区的领导要过来视察工作,也是综合一下现有的技术,探索未来的研究工作。    现在导弹方面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国内的导弹技术,可以说,已经赶上了世界顶尖水平,处在这个阶段就很尴尬了,想继续发展也没有了参考,再提升就变得很不容易。    所以就需要不断的探索讨论,再结合已有的技术去研究。    郑国峰点了点头,对其他人说道,“大家都到会议室集合,我有个工作要交代。”    很快所有人都集中到了会议室。    郑国峰站在最前面,他把手里的文件放在桌子上,随后认真说,“不要再去讨论什么方向问题了,方向已经有了。”    “丁辉!”    “到!”    丁辉一个激灵喊了一声。    “这里是研究所,不用这么严肃。”郑国锋笑道,“你是所里数学最好的,接下来的工作就由你来负责。”    “这份文件,我需要你们所有人一起去研究,一起去理解、找问题、论证,这就是主要工作。”    丁辉带着好奇接过了文件,他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三维函数的轨迹修正?”    “这是一个方法吗?”他的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对。”    郑国锋笑着点头。    其他人顿时也愣住了,即便是丁辉也只是存在轨迹修正的设想,但一想到那种繁杂的计算,就知道想研究出来很困难。    现在直接看到一份三维函数轨迹修正的方法报告?    这怎么可能呢?    如果是真的,简直神了啊!    ……    西海大学,梅森数实验室。    王浩休息了一天时间,也给自己放了个假,随后就继续做起了研究,他的研究针对的是ns方程。    ns方程的研究,再次有了灵感值提升,正常来讲就应该有方向了,但他发现自己还是找不到方向。    这也是正常的。    在灵感值达到一百点之前,灵感值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靠的还是脑中的思维想法。    他只是知道一些大致的关联,但思路并不明确。    “看来还是要继续曲线函数轨迹修正相关的研究啊。”    王浩把之前的任务提交结算,随后又建立了新的任务。    【任务三】    【研究项目名称:随机三维曲线函数的固定轨迹修正(难度:a)。】    【灵感值:0。】    “明明难度提升了很多,但难度的判定还是在a级的区间,并没有上升到s级的程度。”    “看来问题并没有过于复杂……”    这个新的研究任务和之前很相似,区别就在于“一对一”和“多对一”。    之前的研究是固定函数到固定函数的轨迹修正,而现在是随机函数到固定函数的轨迹修正。    1对1,变成了n对1。    n对1,难度自然有所提升,但因为不是n对n的超复杂问题,还是能够找到解决方法的。    虽然在难度上判定不复杂,是可以理清思路的,但投入到研究上的时候,王浩就发现非常复杂。    其中牵扯到很多的数值,就涉及到了数学计算逻辑的问题。    这种数学逻辑和np问题很相似,或者可以说是被包含在其中,数学的计算逻辑就变得一片杂乱,就好像是一团乱麻,要完全理清一样。    王浩甚至找不出从哪里开始,他想想还是决定咨询一下专业人士。    罗大勇。    罗大勇专业研究复杂性理论,面对这个问题,去问他可能会有帮助。    王浩去了综合楼办公室。    罗大勇和朱萍都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