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4章  (第2/2页)
还有邓广宗和梁不疑,这两人之前一个爱画风景,一个喜读孤本,现在行为迥异。    不是恋爱降智,又是什么?    周围弥漫着小情侣的酸臭,而刘隆散发着单身狗的清香。    “春天到了啊。”刘隆感慨一声。    “圣上,春天都快过去了。”听到刘隆感慨的刘翼提醒了一声。    刘隆摇头晃脑道:“堂兄,这你就不懂了。”    春天确实要过去,时光落在暮春,渐入初夏。    下学后,刘隆回到崇德殿做功课。邓绥心血来潮,将刘隆写好的功课拿起来,上面是一篇短赋,论述了亲贤的重要性。    刘隆的文采不算出众,在几位大儒老师的教导下也只是中人以上的水平,但短赋读起来质朴可爱,朗朗上口。    刘隆抬起头,脸上带着自得,问:“母后,这个赋写得怎么样?”这可是他琢磨许久才写成的短赋。    邓绥笑着摇头说:“我对辞赋一道不太通,樊女史倒是写得好。”    邓绥说着,招手让侍奉笔墨的樊嫽过来阅看。樊嫽忙放下笔墨,走过来接过短赋,仔细看完后道:“圣上直抒胸臆,立论卓绝,在陈述叙事上尤为擅长。”    邓绥含笑:“你向来拟诏工整,说说这篇赋中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樊嫽微微一顿,想了想道:“这篇文章别处都好,只是韵脚有些不协。”    刘隆点头,他是学过韵脚,无奈是“一学就会一用就废”的情况。    邓绥道:“你可会修改?”    樊嫽看了眼刘隆,只见刘隆含笑点头,才道:“请陛下和圣上允我一试。”    皇帝性格温和仁善,从不为难宫人,对她们这些女史没有丝毫轻视。樊嫽为皇帝改文,心中倒是没有惹怒皇帝的顾虑。    她已经看明白了皇帝的禀性,只要别人说的有道理,即便是骂他,他估计也会唾面自干。    樊嫽将短赋拿回自己的位上,尽最大的可能少改文字,思考半响,提笔改了几个字,然后递还皇太后。    邓绥看完,笑着传给刘隆。刘隆接过来一看,只是略改动几个字,这篇赋瞬间变得雄辩顺畅,让人不得不感慨文字的魅力。    “樊女史可谓是一字师。”刘隆丝毫没有感到尴尬,反而称赞起樊嫽来。    樊嫽忙道:“不敢当不敢当圣上称赞。这一字师是什么典故?”樊嫽从未在书上看过这个典故。    刘隆扶额,笑道:“不是什么典故,达者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字师就是指像女史这样善于修改诗文的人。”    少年的面容在烛光显得格外得秀雅,一双眼睛星灿月朗,脸颊漾着两湾小酒窝,柔软而又可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