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7节  (第1/2页)
    当然了。    只是感觉。    毕竟这方面他确实学艺不精,所以一时半会儿也没法下具体的定论。    可能是错觉,也可能是确有其事。    如果只是误判那还好说。    可如果这是真的……    那么在眼下这个副本的时间线上,今后的乐子可就大了。    毕竟这玩意儿早就超出了流体力学的范畴,涉及到了ai呢……    接着又过了十多分钟。    陶诗言将各个小组的数据汇总到了台前,叶笃正将自己的模型思路与众人介绍了一遍。    考虑到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叶笃正主要将重点放到了计算上。    也就是侧重于告诉大家怎么算,至于具体的原理先被忽略了——因为眼下他们需要的是直接的计算模型与工具,并不需要知道工具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十五分钟后。    各个小组开始了……    最后的计算。    很快。    噼里啪啦——    帐篷内便又一次响起了算盘声,以及少数手摇计算机的操作声。    没错,手摇计算机。    这玩意儿算是一种标准的老古董设备,后世近乎绝迹了,具备很强很强的时代特征。    怎么说呢……    时代性上有些类似后世的dvd和小灵通,属于特定时期的产物。    手摇计算机发明于1878,采用的大多是针轮结构,一般只能做四则运算,平方数,立方数、开平方,开立方。    如果需要输入三角函数和对数,都需要查表。    如今国内使用的手摇计算机都是“飞鱼”牌,一种在这个时期为数不多国产比进口要优秀的机械设备。    “飞鱼”牌计手摇算机第一批就生产了500台,大部分给二机部和五院了,还有一部分给了当年的156项目。    五院用这个手摇计算机算一条从导弹起飞积分到关机弹道,时间上差不多需要2个月——这还是没有变轨能力的导弹。    另外“飞鱼”牌手摇计算机由于比德国进口的精密许多,看起来娇小的如同一个女孩子。    因此它还被二机部取了个某个作者听起来很不爽的绰号:    鱼娘。    总而言之。    到了这一步,就彻底没徐云啥事儿了——如果讨论笔算和心算能力,他恐怕还比不上这个年代的众多前辈呢。    因此他便在一旁独自等起了结果,乔彩虹则与几位副业队员们一起帮忙赶起了蚊子。    ……    过了半个小时。    上午待了一会儿便去继续研究项目的老郭下了班,带着蔡少辉从课题组匆匆赶到了现场。    也不知道是不是徐云的错觉。    他总感觉老郭咳嗽的频率比之前高了许多……    一个小时后。    一份最终报告交到了叶笃正的手上。    不过叶笃正并没急着就去找老郭进行汇报,而是与陶诗言随机抽检了几个环节进行起了验证。    待核验无误后。    叶笃正方才拿着报告快步来到了老郭身边。    “郭工,程工。”    叶笃正先是对老郭打了个招呼,又扫了眼老郭身边一直待在现场的程开甲,表情严肃的说道:    “幸不辱命,全新一批的天气预测结果出炉了。”    “这份结果经过了我和陶诗言同志的复验,在数学上不存在任何的错漏。”    老郭脸色不变,但拿着公文包的左手还是隐隐加了几分力气。    看得出来,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叶主任,上头都推导出了什么?”    叶笃正闻言深吸一口气,翻开手中的文稿,介绍道:    “郭工,程工,首先我想要强调一件事。”    “那就是我们的气象数据收集开始于12个小时之前,不过由于效率问题,直到刚刚才出了结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