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93节 (第2/2页)
漫天星辰,在用信念与热血开着新路。 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却又改变不了很多东西。 随后徐云忽然想到了什么,悄悄推着轮椅来到了李觉助理周材的身边: “周助理,你身上有带……相机吗?” “相机?” 李觉微微一怔,显得对徐云的这番话有些意外,不过很快便点了点头: “带着呢,基地很多新闻都是我负责拍的照,徐顾问,怎么了吗?” 徐云闻言转头指了指噼里啪啦敲算盘的计算室,说道: “周助理,能不能对着现场拍几张照?——虽然咱们的项目如今依旧是绝密,但说不定过些年就会逐渐解密了呢?” “如果咱们现在拍些照片,到时候保不齐就是啥珍贵的历史影像了。” “万一到时候有人质疑什么……比如说咱们其实压根就没用多少算盘算数据,那到时候也有个证据作为反击嘛。” 说这番话的时候,徐云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微妙情绪。 在他穿越来的后世。 所谓【兔子们原子弹项目中并没有用多少算盘】的言论时常可见,早先时候徐云还曾经回忆过这些事情。 徐云原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些言论,但没想到的是…… 随着一部叫做《奥本海默》的电影的上映,有关兔子们当年研发原子弹的热度居然也被带了起来。 其中有些是正面新闻,比如科普大于啊陆光达啊这些前辈的事迹,又或者介绍当时研制核武器的难度。 可还有一些就是所谓的“理中客”了: 网上突然多了很多强行“科普”兔子们当年有计算机的人,然后说什么【算盘只是一种宣传手段,算盘计算的难度有xxxxx】…… 面对那些言论,徐云是真的有些无奈。 兔子们的104机在原子弹研究过程中的贡献确实很大,他从未否定过这点。 但问题是104机的算力只有每秒五万次,当时即便104机满载也负担不了原子弹的数据计算啊。 大于他们不是不知道算盘的效率肯定要比计算机低,更不是没事想着找虐,而是当时的条件强迫他们必须要用算盘去辅助。 就像现在很多打工党上班的时候不是挤地铁就是骑小电驴,你去试问他们是恐高所以才不愿意坐直升机吗? 答案显而易见。 可现在那些人的逻辑,就相当于把注意力聚焦到了那些有能力坐直升机的人群身上。 然后说【2023的科技条件已经有一些直升机普及开来了,比如当时xx集团的xxx就是坐直升机上班的】…… 其实不仅仅兔子,当时徐云还在《奥本海默》这部剧的某视频下方看到有人说海对面在研制核武器的时候就用上了算力每秒100万的电脑…… 大概对于某些人来说,换着法子去否定强者的能力,会让他有些快感吧。 因此为了堵那些人的嘴,徐云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为啥不在这最关键的时候拍张照片呢? 要知道。 在徐云穿越来的2023年,221基地的照片资料虽然不少,但基本上都是一个格式: 一片开阔的空地上后方停着一两辆拖拉机或者其他什么设备,空地上站着三四个穿着衬衫的男男女女,男同志双手别在身后,一只脚(一般是右脚)以类似“稍息”但要更随意点的姿势略微前伸,女同志则左右手交叉放在身前,脸上露着灿烂中带着一丝拘谨的笑容…… 而除了这些“格式之外”,真正有关计算的影像就很少了。 目前除了原子城那边展览的11张相关照片之外,只有大概五六张通过不同渠道(比如说被拍摄者本人)流传出来的照片。 这些资料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保密级别高,而是因为当时的人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料会这么珍贵——不夸张的说,基地落成之初很多人对于能不能搞出原子弹其实是没多少底气的…… 况且哪怕是以陆光达和大于的脑子,恐怕也都不会想到后世有人会拿算盘这玩意儿来做文章吧。 因此种种原因积累之下,兔子们对于计算过程的影像存留确实很少。 如今既然有这机会……徐云怎么能不把握呢? 周材虽然没法理解徐云的内心所想,更无法知道数十年后的某些争议,但他个人对于徐云的这个建议倒是不怎么反感。 毕竟单纯从纪念意义上看,给现场拍几张照也是没啥问题的。 于是他很快朝徐云做了个稍等的手势,来到李觉身边与他低语了几句。 只见李觉眉头微微一掀,很快便点了点头。 紧接着周材便回到徐云身边,从座位边上慢慢取出了一个小包: “徐顾问,厂长同意拍照了,你稍等下,我先调试调试我的宝贝。” 徐云对此自无异议。 随后周材将这个小包放到了椅子上,拉开拉链,珍而重之的取出了一台照相机。 这台相机和后世的单反啥的截然不同,是个大概宽七厘米、高度接近十五厘米的长方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