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四五章 阻力 (第2/2页)
看得出战乱对人口的破坏力。 郭嘉的横空出世,让云州成为了一快安稳的太平乐土,引得周边百姓纷纷来投,从侧面上减少了人口的损失。 迄今为止,北方四州总计人口一千余万,其中仅仅云州就有三四百万。 云州原本只是冀州北部的一部分荒凉之地,一下子涌进这么多人,土地粮食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人多了资源相对不够,就会引发混乱。 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流。 关中久经战乱,早就人去楼空,适时的填补一些人口,正好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平白无故的让他们迁移,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毕竟汉人乡土观念很重,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离开故土的。 逼得紧了说不得会引发混乱,到时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迁都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只要把大将军府迁入长安,其余的达官贵人必然也会跟着前来,他们的到来也会吸引大部分的百姓来投奔。这样不费太大的力气就能把百姓从云州分流出来。 郭嘉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听到郭嘉的想法,贾诩不说话了。 郭嘉说的对。 人口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万一出现了什么问题,必然会引发混乱。 到时候云州这点兵力在数百万乱民面前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还是早些打算的为好。 可是…… 贾诩仍然有些疑虑。 “主公在云州经营了十几年,想要一下子迁过来还是很困难的。云州当地的世家大族也不会愿意吧!当然主公也可以强自迁都,但这样一来,势必就要跟他们起矛盾。” 他婉转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近水楼台先得月。 当初郭嘉来云州的时候可是光杆司令,正是当地豪强苏家和甄家的鼎力支持,才坐稳了中山太守的位置。 郭嘉坐稳了太守的位置,苏家和甄家等当地世家大族功不可没,郭嘉也投桃报李,给予他们很大的权益。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他们已经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势力。 这其中就以苏甄两家为首。 第二股势力就是郭嘉的姻亲,郭嘉的后宫可是人满为患,这夫人们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自然也有家人。 经过多年的繁衍,他们也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陈留蔡家、徐州糜家等等。 第三股势力就是郭嘉手下的家人。 他们十年前投奔郭嘉,如今大部分也都成家立业了,这些人在云州身居高位掌握大权,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想要迁都,就必要他们心甘情愿的配合。 但是他们能够心甘情愿的配合吗? 谁又想背井离乡去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去一个什么都要重新开始的地方呢? 这就等于变相的剥夺了他们的特权。 贾诩可以断定,迁都的阻力就来源于这些人。 不错! 郭嘉也皱了皱眉。 他虽然想到了要迁都,但还没有细细的思量过。 贾诩说的很对。 迁都等同于一场改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