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的诡异人生 第1601节 (第1/2页)
那僧此般言语一出,先前俱有些跃跃欲试的群道,各自沉默了下去。‘金刀之谶’今与仙门羽士关系密切,今下巧之又巧的乃是金刀之谶与弥勒下生又相互勾连了起来——这些道士反而也难从此事之中避嫌了。 玄宗皇帝看着两方争执,他神色没有甚么变化,将目光投向了场中唯一那位既不在佛门之列,亦非仙门羽士的青年人-苏午:“今次探查大雁塔之事,便由阁下主持如何?” 圣人此言一出,群道诸僧纷纷将目光投向苏午,诸僧道眼中深有忌惮。 苏午想了想,点头道:“可以。” 大雁塔中,确实隐秘诸多。 那所谓‘弥勒内院’真实究竟,他当下尤未探明。 先前于弥勒内院之中显现的女相,是否与‘则天大成皇帝’有所关联,苏午未曾见过则天大成皇帝的画像,当下亦不敢断言。 但那朵与鲁母牵连极深的十二品莲花落在大雁塔顶……如此,不论玄宗皇帝是否应允,苏午都是要重探大雁塔,将大雁塔翻个底朝天的,今有圣旨,行事反倒更方便许多。 “既然如此,朕就着你主理……”圣人缓声言语,话未落地,那鸡皮鹤发的老道士‘王据’即走出队列,向玄宗皇帝躬身行礼。 而后道:“陛下,此人根脚未明,究竟修为如何,尚且不能确定。 如今却不能草率令其主理搜查大雁塔之事——至少须要探看其能力如何以后,才好做出绝断。 今下便指其主理某事,万一其能力不足,反而贻笑大方……” 玄宗皇帝闻言,一时似有些迟疑,将目光看向苏午。 苏午对此不以为意。 这名作王据的老道确实善于探查圣意——王据今下实在是把玄宗皇帝那些不便说出口的话替其说了出来,玄宗皇帝当下反应,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倒也怪不得这王据道士明明已如此老迈,还能常伴玄宗皇帝左右。 诸僧更不希望此下有陌生人掺和进探查大雁塔之事,将局面往更不可控的方向去引导,是以群僧纷纷出声附和王据所言。 “王据所言,实为老成之言!” “陛下三思啊!” “此人虽自称有数百载寿元,常在山中修行——但仅只此寥寥数语,却难辨真假,更不能分辨其修行如何……若其万一是与那吐蕃和尚串通好的,令其主理探查大雁塔之事,怕是滑天下之大稽!” 玄宗皇帝乐见当下场面,但他面上却不作表露,只是拧着眉毛,一摊手道:“既然如此,你等以为应当如何?” 圣人话音一落,王据老道跟着就道:“请陛下设题目,准允我等与这位小友斗法! 唯有斗过一场,方能辨明双方修为如何。 方能看出,这位小友究竟是不是有真本领!” “对,斗法可矣! 不若令斗法最终胜出一方,作为主理探查大雁塔之事的一方……”法智眼光一亮,跟在王据老道之后,向圣人开口说道。 圣人瞥了他一眼,转而看向苏午:“阁下与佛道二门斗法一场如何?” 他似是在与苏午商量。 其实此下局势如箭在弦上,却由不得苏午不同意。 苏午若摇头拒绝,就已相当于斗法失败了,放弃了此后的所有主导权,更不可能名列‘玄门榜’上了! “也好。 可助我打开局面。”苏午点头答允。 玄宗皇帝每一步都在拿他作棋子,设下种种棋局,但他何尝不是在‘以静制动’,主动做这棋子呢? 只是有时,执棋子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棋士,那落在棋盘上的棋子,亦并不一定就没有自主行动的能力——只不过是玄宗皇帝每一步设局,都正好搔在苏午痒处,恰好为苏午所需。 诚如苏午所言,他当下确需打开局面。 不论是当下宫中的诸派羽士,还是佛门弟子,要与他斗法,正可以被他用来打开局面! 他直言不讳。 诸僧群道闻言,未免神色阴沉,更觉得这青年人性情狂悖,言辞讨厌。 李隆基深深看了苏午一眼,他今下倒真有些喜欢这位不知出身的青年人了,为帝王者,最喜欢用起来顺手,又无朋党的孤臣。 “今凉州、雍州诸地,连月大旱,不见滴雨。 此似是天灾,但据不良人之查探,又疑此诸地有厉诡作祟,以致大旱,百姓流离失所,沦亡众多。 便以此为题,能令两地降下大雨者,记一筹。 能从两地寻索出大旱之根源者,记一筹。 能解决那大旱之根源者,记二筹。 三日之内,须见分晓。”玄宗皇帝开声道,“明日朝议过后,玄门榜张贴于天下各地。 而三日之后,玄门榜更新一回。 便以此次斗法为契机,看看诸位在此次玄门榜上,能够博得哪个名次?” “臣等遵命!” “遵命!” “是!” 殿堂之内,一片应诺之声。 玄宗皇帝见此情状,龙颜大悦,赏赐苏午及诸僧道经书、法器若干,令众人各自散去。 他并未过问那从玉中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