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1709节 (第1/2页)
“星舰飞船具有1000立方米的增压空间,比国际空间站和嫦娥号空间站还大,能配置40多个机舱空间。” “所以星舰火箭确实是可以理解为其本身就是航天器,空间站和星际飞船。” “它的加压空间几乎和国际空间站和嫦娥号空间站一样。” “如果要再修建一座嫦娥号空间站的话,可以理解成传统空间站需要很多次不间断地发射上去进行组建。”。 “而星舰一艘,打上去就行了,效率完全不是一个等级,毕竟我们设计的初衷是可以使用星舰搭载100人前往火星的。” “使用星舰,可以省略火箭和空间站的对接问题,并且由于内部空间足够大,能够捕获已经在轨的卫星进行空间现场维修或带回地球上进行处置。” “还可以按照客户要求移轨,比如将一颗卫星从现有运行轨道转移到另一指定轨道。” “当然也能应客户要求将已经报废或失去操控但却希望它能回到地球的客户回运卫星。” “总之,星舰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产品。” 赵思宇对星舰的夸奖,绝对是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 毕竟它各方面的参数都是秒杀同行。 之前大家只是知道启明星科技那边在研究比启明星9号max更大的火箭,但是一些特别具体的信息并没有对外发布。 这一次要正式的展开试验了,一部分的信息就可以慢慢的披露出去了。 反正对于大部分的国家来说,就算是知道了这些信息,也没有办法做什么。 人家压根就不具备开发星舰同类产品的能力。 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了。 毕竟历史上人家就是干了这个事情,马斯柯创建公司的时候也是抱着这个目的而去的。 “这个星舰那么的伟大,涉及的各项技术肯定非常的复杂。” “我们第一次试验就进行网络直播,会不会有一些风险?” 方思思自己就是搞传媒的,自然知道宣传这个东西是一把双刃剑。 搞不好就会伤了自己。 过去两年,启明星科技的每一次火箭发射都是进行直播的。 整个华夏的网友也已经习惯了隔三差五启明星科技就发射一颗火箭。 但是这一次的火箭自然跟以前的不一样。 “方总说的有道理,其实我也觉得第一次的测试不一定能够那么的顺利。” “星舰上面使用的零部件数量比启明星9号多了一倍。” “虽然我们之前已经对发动机进行了一些确认,但是星舰样机的整体试验,却是第一次展开。” “不排除发动机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出现一些意外。” 这个话,赵思宇自己是不大适合提出来的,那样子显得对自己开发的产品没有信心。 不过方思思主动的把这个话题抛出来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继续顺着这个话题提出自己的担忧,就显得正常很多了。 “风险肯定是有的,不过我倒是觉得哪怕是失败了也没有关系。” “能够把星舰生产出来,这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功了。” “今天进行样机的第一次台架试验,今年内实现首次发射,明年继续不断的完善,争取后年可以投入到使用之中。” “只要我们自己的计划一直在按部就班的发展,中间的一些失利是很正常的。” “甚至以后我们的星舰样机试射的时候,出现发射后爆炸的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曹阳也亲自参与到了星舰的设计和生产之中,但是那么多的零件集成在一起,启明星科技也好,航天科技也好,甚至全球的航天人员都没有想过的经验。 所以哪怕是设计没有问题,生产过程当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很正常的。 只要出了问题之后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快速搞定,那就可以了。 反正星舰项目核心的猛禽发动机,已经完成了主要的测试和确认工作,技术已经算是不计成熟了,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至于其他的问题,就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咯。 “我就怕到时候万一出现失败,会被竞争对手拿出来炒作,打压我们的士气。” 方思思也是大体上可以理解曹阳的想法。 不过启明星科技的竞争对手,肯定是不希望看到他们发展那么的好。 “如果我们现在才开始测试启明星9号,那么测试失败会被人笑话。” “但是我们这一次测试的是全球最大的火箭项目,哪怕是失败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就星舰的这台样机,就是把图纸数据拿出来,也没有几家机构能够生产出来。” 曹阳打定主意,星舰的所有台架测试和发射都要对外直播,让大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