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361节  (第1/2页)
    “村长,就这么办吧!不就是网店嘛,既不需要门面也不需要雇员工,还不需要挑出去卖,省钱又省事。横竖闲着也是闲着,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一句话!”    村干部们一致通过青竹村开网店的决议。    村长就打开广播,全村吆喝:“谁会电脑,想找事做,速来村委报到!”    连着播了三遍。    过完中秋,村长就把人领徐茵这来了。    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待业在家还没出去找活的姑娘、小伙。    “前期不会太忙,两个人就够了。等以后订单量大起来,忙不过来了可以再招。”    在徐茵的提议下,先招了两个人。根据他们的性格,给他们分了工:    姑娘家心细有耐心,负责线上:客服、发货兼网店日常维护;    小伙力气大不怕事,负责线下:验收各家挑来的竹编品、编号、登记、发货前打包。    网店虽不需要店面,但需要仓库。    村长就把村委闲置的房间腾了出来。    各家把要卖的竹编品挑过来,由小伙儿验收后编上各家的号码登记入库。    青竹村竹编品企业店就这么半兴奋半无奈地开了起来。    第466章 假千金退圈种田(49)    一如徐茵说的,前期生意确实很清淡。    尽管有她家网店友情引流,但依然没多少人光顾,一天下来,能有个一两单就不错了。    但到了元旦前后,竹编生意突然好起来了。    卖得最俏的是竹门帘、竹窗帘,其次是竹篮、竹花瓶、竹饭罩。    问了几个买家,都说是过年了想淘换一批新的,新年新气象嘛。    见网店生意起来了,村民们别提多开心,再没有之前的沮丧和气馁,忙完其他事就聚在村委大堂编竹篾。    村长眼见着村集体的网店,生意越来越好,心里那个高兴,元旦那天,特地提了一只家养猪的大蹄膀,来感谢徐茵。    徐茵不肯收,纯朴实诚的村长放下就跑。    倒反而他家小黄,留在徐茵家,蹭了一顿香喷喷的蹄膀肉骨头才走。    海城徐家。    徐太太左等右等,等了快俩月都没等到徐茵上门哭诉,这天晚上纳闷地问丈夫:“你到底派人去温普了没有?”    “早就去了,怎么?茵茵还没来跟悦悦道歉?不应该啊!”    徐伟明就拿起手机,给办事的人打了个电话。    听对方说两个月前就拒收青竹村的竹编品了,一直没松这个口。    那是怎么回事?    夫妻俩都很纳闷。    “莫非现在青竹村不靠竹编吃饭了?”    “可那地方除了竹子,根本没别的出路,不靠这个吃饭靠什么?”    靠什么?    对徐家来说,临近过年,最卖钱的已经不是竹编品,而是竹林鸡了。    徐茵把徐爸住院时记录的订单找出来,一一打电话去求证:“您家订的竹林鸡还要吗?马上出笼了。”    结果得到的答复是:    “要要要!”    “我上次订了一只对吧?我想再添一只,要两只。”    “我能多要两只吗?”    “我家亲戚也想要竹林鸡,能添两只吗?”    几乎都要求加单。    徐茵:“……”    现有的订单都不太够发,还加单?    徐正南来给二叔家送年货,看到认亲才半年的亲堂妹蹲在小板凳前,抱着计算器统计竹林鸡卖出了几只、还剩几只,愁眉苦脸的小表情把他乐得不行。    “茵茵,啥事把你为难成这样?告诉哥,哥替你解决。”    “哥,咱家竹林鸡不够卖。”    “……”徐正南哭笑不得,“别人家是不好卖发愁,到你这怎么卖得好了也发愁?”    徐茵站起来,揉了揉发麻的小腿肚,把记录本递给堂哥:    “原先说好要一只,临时要求发两只;原先订了两只的,现在要三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