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节  (第1/2页)
    他抚平满身褶皱,凑过去在她泛着薄粉的腮畔轻轻一印,继而掀开小半边车帘,从容不迫地出了舆内。    百步外,七皇子赵恪并十余位随从遥遥见礼,形容均有些风尘仆仆。    庆言耳语道:“看来是兵分三路,得知您不在苍州,于是改道,紧赶慢赶追了上来。”    赵浔对这位阴晴不定的七兄了解不浅,是以并不意外。    他往前几步,庆言亦默契地嘱咐车夫将马车驱远些许。对上与自己有一二分相似的容颜,赵浔扯了扯唇:“有心了。”    一派嘉许下属的语气。    赵恪皮笑肉不笑:“九弟还是这个睚眦必报的性子,差点被你骗了过去。”    话落,久久不闻回应。    却见赵浔只淡淡掀了掀眼帘,眸光平静,无悲无喜,愈发衬得旁人似是在演猴戏。    随侍几人中有半数锦衣卫,赵恪紧了紧牙关,维持住笑意,恭谦地道:“奉父皇之命,特来迎太子殿下回京。”    “嗯。”    赵浔言尽于此,转身往马车行去。    赵恪下意识要跟,却被庆言眼疾手快地拦住,信口胡诌说:“太子殿下喜洁,您舟车劳顿,还是另乘一辆的好。”    “呵。”赵恪冷冷拂袖,“你算什么东西。”    虽如此,终是止步不前。    也罢,再穿过一镇便到了客栈,太子殿下又非闺阁中的娇憨娘子,能龟缩在窝中始终不露面?    只他低估了九弟如今的厚颜程度。    一行人抵达客栈,赵恪翻身下马,却见四周被东宫随从围得水泄不通。    不待他出言发难,庆姜领着十位内侍走来,笑说:“巧了,对街也是间客栈,虽说小了些,但足够七殿下您住了。”    语罢,内侍捧了器具进行二次清扫。    锦衣卫们何尝体验过如此殊荣,领头的崔妄忍不住出声:“七殿下,兄弟们赶了三日路,牛棚也能睡得,何况这间客栈气派大方。”    赵恪生生气笑了,扬唇,眼底却满是阴戾:“好啊。”    崔妄等人大喜,忙一揖:“多谢七殿下。”    而赵浔所乘的马车行在最末,仿佛快上一分便要颠坏。    九弟何时变得这般……娇生惯养了?    赵恪嘲弄地收回眼,彻底失了耐性,欲移驾浴房,余光却瞥见一抹飘逸桃色。    女子?    他不可置信地转过头去,见素来冷淡待人的九弟熟稔抬手,将戴了帷帽的曼妙少女搀下木阶。    虽看不清赵浔此刻的神情,但毋庸置疑,定是眼角眉梢噙着笑意。    在暖阳下格外晃眼。    第49章 变心    赵恪从未见过九弟如此待人。    他虽生了副很能迷惑人的温润相貌,内里却比谁都凉薄。冷冷淡淡,除却跟随多年的心腹,便是连血脉相连的兄弟也休想匀到多一个眼神。    可今日,身边竟会出现女子。    虽说美人蒙了面,但身姿婀娜,露出一截白皙脖颈与纤纤玉手。    且能被挑剔惯了的九弟瞧上,帷帽之下的容貌,怕不是倾国倾城?    甚至,短短几息的打量,足以见二人相处熟稔,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    赵恪越想越觉得稀罕,唇角勾起意味不明的笑,转头问侍从:“你说,孟三姑娘生得如何?”    侍从闻言,下意识跪地,额间冷汗直冒。心道,那是七殿下的心上人,自己岂敢妄议。    “让你说,你便说。”    语调平平,甚至带了一丝笑意,可熟悉赵恪的人皆知,分明是动了薄怒的表现。    侍从不敢再多加推辞,搜肠刮肚地道:“孟姑娘美若天仙,天女下凡,和殿下极为相配。”    “这便更有意思了。”赵恪笑容加深。    孟家有女,名动京城,才情相貌俱是出众。她在十岁生辰宴上撰一谜题,长达两年无人能解。    后听闻,太子殿下与众友秋日游学,无意间瞧了,随口道出谜底。    待传入孟三娘耳中,她大喜过望,就此对太子殿下情根深重。    因她在贵女中名望颇高,亦时常随父兄救济寒门学子。是以无人耻笑,反觉得与太子殿下郎才女貌,若当真能成,何尝不是一段佳话。    实则,如此惊觉艳绝的女子,却始终不得太子殿下青睐。    过去尚能归咎于“未开窍”,可今日赵恪亲眼所见,自家九弟在那桃衣女子面前俨然似换了一个人。    “有趣。”赵恪皮笑肉不笑道,“去查查看,究竟是何方神圣,勾的我们太子殿下魂儿都丢了。”    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