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第318章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8章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第2/3页)

众,比汉军残忍许多倍,用的依然是草原的那一套,不由诧异:“休屠人大肆杀戮匈奴同族,心中不会愧?”

    任弘反问他:“子幼觉得,匈奴是怎样的一族?”

    杨恽想了想:“匈奴是塞北行国,左衽胡族。”

    还是不够准确,任弘笑道:“所在在塞北左衽的胡人,从千百年前起就是匈奴?”

    杨恽道:“按照外祖父的说法,六国时,秦之西北有义渠、月氏,燕之北边有山戎、东胡,赵之北边有林胡、楼烦、白羊,还有最初的匈奴部……”

    确实,最初匈奴只是草原上诸多部落之一,之所以塞北胡族尽称匈奴,多是后来慢慢兼并来的。

    河南楼烦、白羊,原来是不同的族类,归顺匈奴后,就成了匈奴楼烦王、白羊王。

    休屠、浑邪也一样,据说他们曾是月氏的一部分,月氏崩溃遁走后,投靠匈奴,就成了匈奴的休屠、浑邪王。

    “还有不少外来的,比如这乌禅幕,本是乌孙康居中间的小邦,族类语言和匈奴全然不同,可投靠单于后,也自称匈奴呢。若当年一统草原的是月氏、东胡,他们如今也会自称月氏、东胡”

    草原上的规矩就是这样,强者通吃,说白了,匈奴只是一种草原人集体的想象,一种虚幻的认同感,而非现代概念的民族。一旦维持百蛮大国的核心不在,原先争先恐后自称匈奴的各部,便会作鸟兽散,给自己换个名号。

    所以历史上鲜卑占据漠北,才会有“十万匈奴尽鲜卑”的情况出现,然后是柔然、突厥、回鹘、蒙古,草原上某些善于生存的部落,千年间恐怕换了无数个名号了。

    任弘指着对匈奴牧民施暴的休屠人:“所以休屠部杀起西域的匈奴人来,就如匈奴杀乌孙,乌孙杀乌禅幕一般,不会有丝毫屠戮同族的愧意,若不按族类按国别来分,他们现在可是‘汉人’,你瞧,还为孝昭皇帝戴孝呢!”

    到十月初一这天,天山以南也开始飘雪时,汉军已经一口气杀穿了整个巴音布鲁克草原,翻过连绵的山岗后,就能进入乌孙地界了。

    从抓获的俘虏口中,任弘也得知了两件事。

    “坏消息是,肥王遇刺而死,元贵靡被楚主立为新王,但泥靡也自称昆弥,大军南下,赤谷城岌岌可危。”

    任弘有些惋惜,他对老丈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虽外表看似昏聩,实则有小精明,最重要的是,对解忧与儿女们都还不错。

    “好消息是,匈奴右贤王、先贤掸的八万骑,已撤离乌孙,北上去救右部的部众去了!”

    辛庆忌大喜:“这意味着,伊列水一带几乎是空的,吾等能直接出现在泥靡的后方!”

    杨恽却摇头:“即便吾等与楚主、元贵靡汇合,人数也只是泥靡的一半,乌孙骑兵虽不敌匈奴,却也比车师人难对付。”

    任弘颔首,他们历经四战,不是单方面的屠戮,就是取巧而胜,只相当于练兵,接下来面对泥靡,才是第一场硬仗!

    他已经有了打算,转而对金赏拱手:“秺(du)侯。”

    “接下来,我想让休屠部作为前锋!”

    ……

    入冬后,天气越来越寒冷,所幸热海是常年不冻的。

    泥靡的大军已进入热海谷地,他从七河带来的军须靡一系各部,加上肥王死后陆续归降的贵人,足有六万骑之众,人数是元贵靡一方的三倍。

    “汉王”继位后忙着将老弱妇孺和牲畜转移到热海西边去,仅得两万青壮能战。这一人数还在日益减少,因为谁强谁弱一目了然,不断有人偷偷逃离营地,去投奔泥靡,或离开热海,想要远离这场内战。

    这节骨眼上,解忧公主却拒绝常惠等人的提议:撤离赤谷城,去安全的西方避难。

    “我当日说过,赤谷城是在乌孙的汉人唯一的家,理当持刃守于门户,焉有弃家而逃之理?”

    常惠与冯奉世的使命,是以保住解忧公主安全为第一要务的,此刻苦口婆心地劝说她:“敌强我弱,应该沿用肥王的计策,暂时退走,等汉军援兵抵达后再杀回来不迟。”

    解忧却摇头:“常大夫,你不了解乌孙人。”

    解忧站起身,从赤谷城中的窗扉望出去,城外尽是元贵靡、右大将部众的营帐,闹闹穰穰,永远安静不下来。那些乌孙人啊,真是让她喜爱而又厌恶的族类。

    爱他们的直率粗犷,厌他们的好杀贪狼,恃强凌弱。

    “吾等若是放弃了热海,外面的两万人,会有多少跟着吾儿离开?”

    常惠与冯奉世面面相觑,冯奉世猜道:“一万?”

    “没有,顶多三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