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7章 (第2/2页)
不完全是苦闷,特别是看着天幕中东华人物一边垦地,一边擦汗,嘴上还说着,“从此以后我就是东坡居士了。” 观众们的心情都跟着好了起来。 他真的好乐观啊! 第184章 天幕继续介绍,“中秋佳节,苏轼差至密州,看着天空中的明月,无比思念他七年未见的胞弟苏辙,创作了一首最美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有些不开心,他和弟弟感情深厚,怎可七年不见。 苏辙:“!!!”。 很开心,这是兄长专门为他写的,那一定要好好地听一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着舒缓的音乐男声非常有感情地朗读起来。 才到一半,苏辙眼睛都已经红了,呜呜呜,兄长实在是太孤单了,嗯,等忙完了这阵子,一定去看看,陪陪他。 其他观众,好些人已经沉醉在这美妙的词曲之中。 这就是大文豪的功力吗? 好生厉害! 听听人家思念人做的词,再想想自己,算了,比不了,完全比不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一句落下,文人们眼睛一亮,李白,杜甫碰杯喝酒,美,妙,绝,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呃! 就在这个时候,两人想起了他们这次旅行是三人行,吞下口中的酒,齐齐地侧头,看着整个人呈灰色状态的高适。 “达夫,莫要难过。”李白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来喝酒,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杜甫接过下一句话。 高适看着两人,端起酒杯,笑着说道:“你们欢,合,晴,圆。我是悲,离,阴,缺。”话落,大声地说道:“干了”。 三人一口将酒喝完,接着抬头齐齐地看着天幕。 作为文化造诣非常高的他们,天幕这次的主题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盛宴,是享受,无论是听自己的,还是听别人的,那都是人生一大快事。 欣赏着另一个位面写的词,苏轼笑了,写得还可以,没有丢他的脸,就在这个时候,王安石带着皇帝宋神宗出现在他的面前。 在知道《宋史》以后,王安石就处于极度忧思,焦虑,恐惧的状态。 每每想到几十年后发生的事情,他就夜不能寐,好不容易睡着都会被噩梦惊醒,改变是一定要的,但从哪里着手,具体要怎么做,他混乱的脑子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 他这样的状态被宋神宗看在眼里,再想到太祖皇帝和王安石看《宋史》都吐血晕倒过,很轻易地就猜出了他有所隐瞒,并且还和他这个皇帝有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