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测试  (第2/2页)
绍,刘老板,请。”    刘老板三十来岁,戴着个眼镜,穿的也像是老师:“那我就献丑了。”    “哎等等!”    邓老板招呼着员工搬来一张小桌放在众人面前。    “放这儿吧,显得正式一点。”    “还是邓老板想的周道。”    “大家好,”刘老板似乎有点紧张,眼神漂浮不定,是不是看向众人身后的肖一若:“我这件藏品,是清代初期的花瓶。    虽然不是出自于官窑,但保存的极好,用的是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发明的粉彩技术,先用国画技法绘制纹样,接着低温炉火烧制而成。”    “其他人可以上去看看,有什么问题直接发问。”肖一若提醒道。    平时是朋友,现在属于竞争,诸位老板也没有客气,戴着手套上前。    古玩有许多讲究,比如邓老板看到这个瓶子后便评价是开门,也叫一眼货,指得是真东西,属于行话。    瓷器金贵,动辄几百年的历史,容易损坏。    所以倒手的时候,都需要前者先把东西放好,再由后者拿起,严禁互相传递,万一摔咯,责任不好分。    以前也传出过有些不良商贩,故意用这种手段把不值钱的东西摔碎,赚的就是顾客赔偿的钱。    “老刘,这瓶子不是从你自己摊上拿过来的吧。”有人开玩笑,    “难能呢,我那压堂的是什么,你们不清楚么。”    “邓老板,你瞅瞅,是不是动过手了。”    “不可能,”刘老板直接说道:“又不是画珐琅桃蝠纹瓶,根本不值当。”    肖一若没去管藏品,注意力都在老板们身上,他很明白自己的任务。    几分钟后,看的都差不多了,互相聚在一起。    “来,刘老板,”肖一若递过纸笔:“虽然俗了点,但观众和鉴宝人最关心的还是价格问题,你把估价写下来。”    刘老板照做。    “其他人可以讨论下,给这个花瓶做个估价。”    这么一说,所有人明白了。    “老刘,你转过去,要不不好意思。”    “就是,听别我们讨论。”    “你们手下留情啊。”    “这和手下留情没关系,得贴近不是,要不写个一亿也不对啊。”    “是哦。”刘老板笑了笑。    肖一若抱着手臂:“大家速度快一些,等会还得去电视台。”    “对了,肖老师,需要我们开车么?”    “不用,车已经过来了。”    “我还是第一次去电视台呢。”    “先干活。”    很快,两边价格都出来了。    就算没有主持人的专业知识,肖一若也习惯要卖下关子,大伙都看着呢。    “先公开七位老板的估价。”他看了圈众人。    为啥要先公开人多的价格,很简单,得让多数人蒙在鼓里,要是说了刘老板的,答案等于全部揭晓,没啥意思了。    “3700元!”    说完价格,七个人精神集中。    “究竟,刘老板的估价会和你们相差多少呢。”肖一若忽然有点想杜鹏了,要是他在这儿,肯定会配合地发出:嘟咕嘟咕嘟咕的声音烘托下气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