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815节 (第3/3页)
桩事,吓得他顿时不敢说了。 “疑惑什么?”李隆基追问道。 “仗打成这样,臣在想,也许,会不会是……”杨国忠迟疑道:“是否有人在利用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名义逼宫?是否有些人在暗中交构?” 无比熟悉的两个字。 这两个字仿佛是天宝年间一切异动的根本,每次发生了什么,李隆基总能从这两个字上寻找到答案。 “交构?”他缓慢而深沉地问道:“交构什么?” “交构……东宫?” 好像这不是天宝十二载,大家又回到了天宝五载,杨国忠在脱口而出四个字之后,忘记了那近在咫尺的叛军,找到了他作为宰相的真正职责。 他再次审视王承业的奏折,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些不情愿,找到了一些模棱两可的暗示。 “臣有罪。”杨国忠跪倒在地,道:“臣近来听闻了一桩辛秘之事,因太过荒谬,臣尚在核实,未及禀报圣人。” “说。” “臣斗胆,请圣人召见一个证人,杨光翙。” “杨光翙?他未死?” “回圣人话,李岘别有用心,私自扣押了他……” 回到了熟悉的权力斗争上,杨国忠已经自信起来。 他早就在疑惑了,安禄山那么一个痴肥无能的废物是如何势不可挡地杀到东都的? 旁人总说是圣人怠政,搜刮民财、挥金如土,以致群奸当道、国事日非、朝政糜烂,使安禄山有了可趁之机……放屁! 庸人们目光浅显,看不到这背后其实是有人在故意操纵。 这一次,杨国忠确实不再受薛白愚弄,他要顺着圣意,把这一切揭露。让世人看看安禄山“清君侧”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阴谋。 “臣杨光翙,拜见圣人,臣冤枉啊!” 随着杨光翙到勤政楼中这一拜,一个个名字被吐露出来。 就好像李林甫办韦坚案、杜有邻案,交构东宫的人必然不会少,王忠嗣、李岘、李光弼、王难得、袁履谦、高仙芝……甚至于高力士、李倓都参与其中。 唯有把这些举足轻重的人物们都串联起来,所有的问题也都豁然开朗了。 分明值得信任的安禄山为何会叛?这些人逼的。 英明神武了一辈子的圣人绝不会错,一切都是有根由的。 “陛下!这些都是臣在石岭关亲眼所见啊!” 杨光翙愈说,愈能感到圣人对他的话十分认同,于是顺着圣意愈说愈起劲。 “还有一事,臣敢确认,薛白之所以如此肆意妄为,乃因他是三庶人案之遗孤,废太子瑛之子……” “咣!” 李隆基忽然推倒了身前的御案,也不知是出于愤怒还是震惊。 杯盘摔了一地,咣啷的声响之后,大殿内安静下来,杨光翙自知嘴快了,吓得连呼吸都不敢。 李隆基还维持着那伸手的动作,脑中却只有一个念头。 “不可能的!” 绝不可能,当年那孩子的尸体他是亲眼见了的。后来荣王李琬又生了个孩子,他遂把“李倩”之名又赐给了那个新生的孩子,此事就这般过去,十余年来,他从未再去想过。 假的,或是薛白在冒充,或是杨光翙糊涂认错了。 但,高力士如何也会参与?难道高力士也认错了不成? 李隆基努力回想起来,忽然惊讶地发现,自己不记得了,不记得在看到那具尸体之前所见到的那个孙子到底长什么样,只记得那孩子是有些让人不喜的,低着头,说话细声细气,不够胆大活泼。 后来能长成薛白那样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