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904节 (第2/2页)
“神鸡童,一起杀敌吧?圣人没逃,我们昨天还大败了叛军,我们能守住长安的!” “我,我不行。”贾昌还是摇了摇头,滚烫的泪水从眼中滚滚而下,恸哭道:“我虽然是长安人,可我胆子太小了,我真的,真的熬不住了……我是个废物。” 过了好一会儿,那伤兵起身,道:“好吧,那等我们守住了长安,你就可以再斗鸡了,我明天再给你送吃的。” 贾昌依旧在哭,不知所措。 他哭了许久,抬头看去,见那伤兵拄着柺杖慢吞吞地走着。他想唤他,却死活想不起他的名字。 “那个,英雄,英雄留步!” “神鸡童,叫我吗?” 贾昌抹了抹泪,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当英雄的,真的很难,熬不住,真的太难熬了。死了的、残废的,一百个也不出了一个英雄,我没用,我当不了……可我知道……你是好样的……” “嘿,雄鸡?” “雄武大将军。”贾昌竖了竖姆指,“守住长安……” *** 春明门。 王难得是最后一个进城的,而比他先进城的是一群牛羊。 “吁,吁——” 往日里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猛将,今夜却没有枪挑人头,而是挥着鞭子,踩着羊屎,有些狼狈地进了城。 赶着来迎他的却是杜五郎。 “北平王呢?” “不知道啊。”杜五郎小声道:“他差点没镇住场面。” “怎么可能?”王难得不信,道:“在城头就能望到,我们又没走远。” 那边,薛白正擦着手上的血,用左手握住了颤抖不停的右手。 他今日杀了不少人,且都是他并不想杀的人。由此,他想到了一件事——倘若长安再被围困下去,粮食吃尽,援军不来,自己有可能被逼入选择是否吃人的处境吗? 那念头一闪而过,他知道应该是不会的。可恐惧感还是开始泛起来了。 当然,这不过是被围困久了,再加上恐慌的气氛感染。 “薛……哦,北平王!” 薛白回过头,看到杜五郎在挥手,很快,王难得赶了过来。 “成了!今日一胜,当可稳住军心,只等决战了?” “信使也都派出去了。”薛白收起颤抖的手,道:“万事俱备,等着决战吧。” “猜我带回了什么?” “牛羊,我已看到了。” “是数百头牛羊!”王难得哈哈大笑,他连一枪刺死吐蕃王子时都没这么高兴过,道:“你不是饿吗?今夜可以饱餐一顿了。” “亏得有你。” 听了王难得这爽朗的笑声,薛白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手,发现它已经不抖了。 这次,王难得的冒险让他稳住了自己的心,同时,也稳住了长安人心。 长安城还在,且还能再守。 第473章 平凉对策 平凉,崆峒山。 泾河与胭脂河在山下交汇,望驾峰上一片苍翠,有白云缭绕。 山中有一片石府洞天,建有道观,背山面水,环境幽寂,从洞中能望到远处的泾水,却不会为水声所扰,正是清修的绝佳处。 傍晚时分,夕阳缓缓动,照在了一名正盘坐在洞府中修行的道士脸上,那是一张很年轻的脸庞,相貌标致,却不宜用“英俊”一词来形容,而是天质自然,妙相庄严。 他正要起身,忽从山林之中听到了什么,遂倾耳聆听。发现是有僧人在下方的山林中诵经,声音苍老而悲凉。 年轻道士并不认为佛道殊途,反而从对方的诵经声中感悟良多,大有知音之感,喃喃道:“憾残经音,先悽怆而后喜悦,必得道高人。” 他遂往山下走去,寻觅对方。 山中听得声音很近,走起来却不知要绕多少沟壑,渐渐,天黑了下来,好在他循着经声,终是看到了一人。 那是个衣裳残破,身形佝偻的老僧,正在山岩间拾着枯枝。 “听禅师诵经,有遗世之响。小道李泌,隐居于此,幸会。” 老僧仿佛没看到他一般,兀自拾柴,堆起来点火,在火堆旁缩坐下来,从行囊中拿出几个芋栗,放在火中烤着。李泌遂也在火堆边端坐,默默陪着这老僧。 时近三月,这西北高山上还有些倒春寒,那老僧衣裳单薄,虽坐在火边,鼻水却还是长流不止,他不时拿手擦擦,擦得鼻头发红,嘴里则自言自语起来。 “小道士不安好心,欲偷老衲吃食,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他说话颠三倒四,似乎是脑子不太清醒。等那芋栗一熟,他竟是一伸手就从火中将它拨出来,也不怕烫,拿着张口就吃,嘴唇上的鼻涕流到了芋栗上,他也浑不在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