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917节 (第3/3页)
他们设伏于禁沟口,是役,惊雷动天,叛军大败,折损了近千人。如此,叛军空有十余万精锐骑兵,却被两千人切断于潼关两侧。猛攻数日,不得寸进。” “竟有如此战力。” “不知是哪位将军领军,此战之后,必要威震关中了。” 颜季明道:“李节帅也是这般问的,他最初不知打下如此战果的竟只是一支不到两千人的小股兵马,还以为是南方的大股官兵支援。行军至此,得知详情,诧异万分,遂问我那将军姓名,我说,没有姓名。” “没有姓名?” “主将叫老凉,从不知自己姓甚名谁;副将叫樊牢,原是河南府一小吏。” 刁氏兄弟对视一眼,把背脊挺直,有种与有荣焉的骄傲感。 把当世名将高仙芝、哥舒翰都击败了的叛军,却被这样两个小人物横冲直撞,如何不让他们感到骄傲。 “当然,这一战伤亡也是极惨重。”元结道,“我几番遣兵渡黄河接应,奈何叛军兵力甚众。李节帅至时,禁沟口已仅剩五百余人。李节帅感其惨烈,不再犹豫,当即渡河,拿下潼关。” 说到这里,独孤问俗开口道:“不妥。” “请独孤公赐教。” “兵法讲究‘围师必阙’,否则敌兵失了生路,战意必坚。关中险固,叛军唯潼关一条去路,一旦被李节帅攻克,反坚其决战之心。”独孤问俗道,“我若是崔乾佑,见唐军作攻潼关之势,必回援,但若潼关已不可守,反而会猛攻长安……” 之前他们说的,李季兰听得不太懂,只知道局势在向好,此时才紧张起来,小心地插话,问道:“那长安?” 独孤问俗便向道:“长安可有消息?” “稍待。” 元结匆匆往外赶去,许久才回来,脸色有些发白,道:“长安城被围得水泄不通,消息已递不进去,传不出来。” “还是急了啊。”独孤问俗道:“若依我谋划,当先救长安,再分别出华阴,到时叛军来回奔走,必然心生退意。” “想来该无妨,李节帅已攻潼关,想必三五日内便会支援长安。” 独孤问俗点点头,眼神却很忧虑。在他看来,长安久无粮食,能否守三五日尚且不知,即便守住了。叛军没了退路,必定要与李光弼决战,这也绝非好事。 他的忧虑很快便感染了旁人,众人原本是带着回归长安的憧憬来的,至此却只剩下担忧。 *** “腾空子,你担心薛郎吗?” 安顿下来之后,李季兰忍不住向李腾空这般问道。 李腾空却是摇了摇头,平静道:“人各有命,我担心又有何用?” “这么久未见,你不想他吗?” “不想。”李腾空道:“天下大乱,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他有他的事做,我亦有我的事。” 李季兰道:“我之前总是怪薛郎把你抛在河东这么久,如今才知,他在长安这般凶险,倒是错怪他了。” “我想去哪,自是去得,岂是他抛不抛的。” 李腾空依旧是那油盐不进的清高态度,只是到了解县以后,连着两夜,她都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过了两日,颜季明、元结等人决定带着解县留守的兵马渡过黄河,支援长安城。李腾空原本也想去的,却知自己不宜再添乱。 在常山之时,她执意回到薛白身边,结果遇到了叛乱,终究是让她感到有些惭愧,这次遂安心等在解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