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939节 (第2/2页)
。” “好吧,我就不该让杨暄这个笨蛋帮我做事,教高力士看出来了。” 杜五郎遂去告诉高力士、杨玉环,他们稍等几日将继续出发南下,高力士十分欣慰,杨玉环却是脸色一黯。 之后,张云容找了个机会,小声与杜五郎道:“贵妃要见北平王。” “我可没办法。” “贵妃有很重要的事要告诉他。” “那你告诉我吧。”杜五郎道:“我可以转达给他。” 张云容遂以一个嫌弃的眼神瞥了杜五郎一眼。 *** 夏日的天气说变就变,随着几声闷雷,天降大雨。 马嵬驿,薛白抬头望向天外的雨帘,心知这是好事,大雨滂沱,崔乾佑更没办法与李光弼决战了,叛军只有土崩瓦解的份。 他遂不急着赶回去,而是派人联络了还在扶风郡的严武、高适,开始收整越来越多往北逃窜的叛军,恢复关中秩序。 耽搁了数日,好不容易等到放睛,高力士便催杜五郎出发了。 杜五郎又拖延了半日,夜里到马嵬驿询问薛白。 “出发也好。”薛白道,“算时间,差不多了。” “哦。对了,贵妃说有重要的事与你说。” “什么?” “不知道。”杜五郎挠了挠头,“没告诉我啊。” “去吧。”薛白叹道。 明日他也得准备回唐军大营,其余事,大可等平定了叛乱再谈。 夜里,薛白又做了个梦。 他梦到自己喝醉了,给杨玉环念上次没念完的长诗,忽然,被她那温软的身体压住,他想推开她。后来,梦中的场景便迷迷糊糊的。 依稀又听到了她那句嘲讽。 “你反正不能生孩子。” “能。” “可我不能,你怕什么?” 梦境愈发的绮丽。 梦境也愈发模糊,他只记得一些具象的东西,优美的脖颈处以细绳系着鸳鸯兜子,轻纱披帛皱如云一般透出凝脂般的肌肤,玉趾上勾着的红色舞鞋晃了晃,掉落在地上。 他似乎还在梦中念了诗。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一觉醒来,薛白揉了揉头,看向身处的马嵬驿,知道自己又做了个梦,也确实只是做了个梦而已。 出了住处,抬头看去,他看到自己的旗帜,上面大书着他的爵号“北平郡王”。 他是皇孙,他是北平郡王,为谋划这个身份,他付出了太多,绝不可能为任何人舍弃。天下之大,唯独杨玉环,他不能碰。 薛白遂翻身上马,走到他的大旗下。 “出发!” 他知道杨玉环也已出发去往蜀郡,他却没有回头,准备往白马寺,立一桩大功业。高力士说的不错,天下大事,不能因为一女子而误。 风吹大旗,马蹄声阵阵。 “驾!驾!” 行了大半日,西边有快马狂奔而来,因被薛白的队伍阻了速度而大喊起来。 “五百里加急!” “北平王在此,何事?!” 薛白勒住缰绳,回过头去,只见一名信使被带了过来。 他遂问道:“何处消息?” “山头先生消息。” 薛白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圣人已自称太上皇,遣韦见素、崔圆持印符至灵武,承认忠王继位,下旨废庆王储君,否认北平王之身份。今灵武已聚集安西、朔方、河西、陇右、回纥等兵马二十万,随时东进,讨伐……叛逆!” “谁是叛逆?” 薛白这是明知故问了。 他当然明白,李隆基、李亨一定知道他已经快要平定安庆绪,故而才会突然翻脸。 纵观这场叛乱,那对父子但凡能有一点失误,也许就能让大唐继续繁盛一百年。 偏偏他们始终都在精心谋划,以极敏锐的嗅觉捕捉着任何威胁,只要是能威胁到他们个人地位的风吹草动,永远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情况永远会直转急下。 无数人拼死拼活,想阻止叛乱、想把叛乱压在河北以内、压在潼关以内、压在关中以内……没有用。 可笑的是,高力士还劝薛白不能因一个女子而误了社稷,这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一个女子根本就不可能害得了天下,李隆基甚至都不愿意等到杨玉环抵达蜀郡再下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