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940节 (第2/2页)
人,且气氛肃穆,严武就确定了心中的猜测,他二话不说,一抱拳,便拜倒在薛白面前。 “北平王,圣人厌勤大位,南幸蜀郡。今殿下扫平寇逆,当顺天意人愿。臣愿与北平王以死请谏,劝殿下登基!” 高适大为诧异,瞪着严武那冷峻的面容,讶道:“你如何……有此一言?” 严武道:“北平王此来,莫非不是为了此事?” 此事其实并不难猜,不久前,薛白才派人传递命令要他严防叛军逃窜,说明平叛局势大好。结果没隔几天薛白便亲自赶来,最有可能就是朝中政变。另外,田氏兄弟是薛白暗中栽培的将领,让这二人陪着他入内,必是为了商谈秘事。 薛白上前扶起他,道:“不瞒你,确实如此。” 不同于高适的忧虑,严武第一反应是兴奋,眼中精光闪动,道:“北平王有何吩咐?” “你们曾在蜀郡为官。”薛白道:“我打算让你们去迎回銮舆,可敢?” 这个计划,他之前并没有告诉高适,所以,高适现在听到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为难。 说是迎回銮舆,但既然在讨论让李琮强行登基,那就是与造反无异了,其实说是去掳回圣人更为确切。这件事当然极为重要,可同时,也极难办到。 他们是曾经征讨南诏并留在蜀郡任官,可他们的那点威望根本无法与圣人相提并论。到时又能说动多少兵士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强行劫走圣人? 严武的反应与高适截然相反,闻言,毫不犹豫应道:“敢!” 他当然敢,他年轻时就敢劫走京城中一名大将军的女儿,在被追捕之后又杀人毁尸,可以说是相当的胆大妄为、冷静果断。 这次要劫回李隆基,还真是只有他有可能做到。 “季鹰。”高适道:“你……” “有何犹豫?” 严武喝断了高适的话,转头看向田氏兄弟,意思是,若高适再多嘴,大可直接让田氏兄弟将其斩杀了。 他可不管薛白与高适之间的情谊,做大事,岂能连这点私人小义都放不下? 田神玉一开始没听懂他们在说什么,此时尚在发愣。田神功则听懂了,遂向高适抱拳道:“高长史,做吧。” 兄弟二人微末时就受薛白大恩,自是没什么好说的。 “好。” 薛白道:“我原打算让高力士缓缓入蜀,如今情况有变。我需伱等带他火速南下,至蜀郡迎回銮舆,并留人镇守蜀郡……” *** 同一個夜里,同一个城中,高力士正站在驿馆的窗边望着雨幕,忽然听得细微的敲门声响起。 他打开门,目光看去见是一个未到三十岁的年轻男子,不由疑惑,觉得来人长相十分面熟。他最擅长记人,偏不记得曾在何处见过对方。 “严武见过高将军。” “原来是严挺之的儿子。”高力士道:“怪不得。” “阿爷常说,早年在朝中多受高将军恩惠。”严武径直进了屋,压低声音道:“今日我趁夜来,乃有要事与高将军言。” “何事?” 严武低声道:“太子与北平王欲反,以召我商议之名试探我。我假意答应,脱身来见高将军。愿与高将军一同禀奏陛下。” 高力士不信,问道:“殿下既守住长安,众望所归,何必造反?” “高将军安知陛下愿意传位?” 高力士默然。 他其实最了解圣人的性格,说什么“安享晚年”,那只是他自己老了,闹不动了。 严武道:“高将军随我走吧,尽快去禀报圣人。” “此时便走?” “是,我们脱离队伍,星夜兼程……” *** 杜五郎睡得正香,感到有人拍了拍自己的脸,睁眼一看,却见是薛白。 他以为是梦,翻了个身准备继续睡,却听薛白道:“准备一下,与我一道回长安吧。” “要是真的就好了,可惜是梦。”杜五郎嘟囔道,“好想长安。” 薛白只好又拍了拍他的脸。 “好痛。” 杜五郎这才清醒了些,问道:“你怎会在这里?” “出了些意外,但解决了,你不必去蜀郡。” “那我又是什么都没做成,太没用了。”杜五郎感慨了一声,却也没有很失落,道:“可是贵妃好像生病了,明日走得了吗?” “什么病?” “我哪知道,许是淋了雨吧。” “那你们在此多待几日。”薛白道:“我明日先走。” “好。” 杜五郎困得厉害,倒头又睡了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