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966节 (第1/2页)
“臣与子仆固玚躬履行阵,志宁邦家,是臣不忠于国,罪四也!” “薛逆挟庆王以令天下,臣拒其高官,是臣不忠于国,罪五也!” “臣戡定中原,志在兴复,欲使陛下勤孝两全,是臣不忠于国,罪六也!” 两人写罢这一纸奏书,俱觉酣畅淋漓。 仆固怀恩心头郁气消了不少,迫不及待就让人将它呈递给李亨。 在他看来,如此字字泣血的诚挚之言,一定能让圣人明白他的忠心。 若是李亨能体谅他,他便继续效忠,若是不能,他便率军回朔方罢了。 可他却没想过,这与其说是一封自证清白的奏书,倒不如说是挑衅李亨耐心的战书。 *** 一封书信被打开,薛白的目光从字里行间扫过,道:“亏得有李长源的妙计。” 他最近很喜欢用这句话,凡是有关招降李亨之事有进展,都得赞一赞李泌,生怕旁人不知李泌在辅佐他。 信是魏少游送来的,详述了泾州的各种情形,提醒薛白小心郭子仪回师。 倘若郭子仪真的回师,对于薛白,确实会是一桩颇危机之事。也许薛白正攻着泾州城,斜地里便有一支骁骑猛冲过来,将他一箭射翻。 可若是薛白现在就被郭子仪吓走,也有可能就中了李辅国的计。 薛白当然不至于被一个无知宦官的主意吓退,当即招过老凉,低声吩咐起来。 “伱去点一支精兵,人数不要多,三百余人即可,从缴获里拿出朔方军的盔甲旗帜,扮作仆固怀恩的人,去泾州城外鼓噪。” 老凉一听就明白了,道:“郎君放心,我明白了。” “去吧。” 薛白看着老凉的背影,偶然间也想起了多年前在长安的遭遇,那个令人窒息的大缸是李亨对他的背叛。 若某日有机会,需要把李亨活埋,他绝不会手软。只是眼下,他还是该把目光放回河北。 相比于他的志向,哪怕是相比于史思明带来的威胁,李亨暂时不那么重要了。 *** 李亨又从窒息的噩梦中被惊醒。 他梦到自己被活埋,醒来一看,却是张汀的手臂压在自己的脖颈上,遂挣扎出来,起身,往外走去。 已是四更天了,所谓行宫的大殿上依旧灯火通明,李辅国正在为他整理文书。 见到李亨过来,李辅国有个慌忙想把一封奏章收起来的动作,恰被看到了,只好无奈停下。 “给朕看看。” 李亨抢过那奏章,见是杜鸿渐的秘奏,奏折上的话很委婉,内容却很现实。 说是,李亨如今退位回长安还算手上有筹码,李琮不可能动他,甚至可以化解兄弟矛盾,联手除掉薛白,李琮无子,储位可以传给广平王,保全社稷。 又说薛白如今根基尚弱,是趁着他们兄弟阋墙壮大势力。那么,最重要的是结束兄弟阋墙。若继续顽抗下去,消耗实力,对大唐不利,对李亨也不利。 总而言之,要把对抗李琮、薛白的战略,改成联合李琮,对抗薛白。 杜鸿渐这是理智之言,可事实是,李亨一旦回长安,更可能会是任人鱼肉的俘虏。极难达到这些目的。而杜鸿渐随时可以倒向李琮。 “圣人。”李辅国道:“杜鸿渐反了……” “别说了。” 李亨摆摆手,知道恰是因为李辅国也觉得杜鸿渐的话有道理,才会想要把奏折藏起来。 他心烦意乱,不明白为何自己的一生是如此的失败。 “陛下,还有这个。” 李辅国递过另一封仆固怀恩的奏折,小声地道:“依奴婢看,仆固怀恩有大不敬……” 李亨一看,当即脸色就僵住了,不安地踱着步,道:“召李俶、房琯、辛云京、马璘等人来。” 他并不是果断的人,等众人来了,想必又是各种不同的意见,讨论许久,难以决断。 果不其然,即使是看到这样的奏书,李俶也还是认为仆固怀恩没有反,可却不敢力保,害怕李亨怀疑他与仆固怀恩有勾结;辛云京则是坚决认为仆固怀恩反了。 正在此时,忽然,城外鼓声大作。 “怎么回事?!” 李亨连忙派人去打听,不多时,监军鱼朝恩匆匆狂奔而来。 甫一入内,鱼朝恩便拜倒在地,哭嚷道:“不好了!仆固怀恩反了!” 旁人都以为他是从城外兵营来的,用吊篮进的城。实则他能这么快赶来,只因他住在城里。 这宦官既贪生怕死,又不愿被李亨看出来。必须说出兵营中的情形,遂根据自己打探到的情况,十分笃定地道:“仆固怀恩麾下的部将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