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1016节 (第2/2页)
璨的未来。 第531章 献俘阙下 “雍王呢?” “探望伤兵去了,两位节帅请。” 郭子仪闻言稍感讶然,擒下史思明这么大的功劳,薛白竟然并不重视。 这种时候还去收买人心,所图甚大啊。 这般想着,他被迎入了营帐,目光落处,还真是见到了史思明。 彼此目光相对,郭子仪心中舒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些担忧。 可喜的是叛乱终于平定了,可虑的是,薛白如有天眷般地连续擒下契丹可汗与叛贼首领,声望愈隆,一发不可收拾了。 “老夫需将贼首带回营中询问。”想了想之后,郭子仪开了口。 他人老成精,其实颇为狡猾,趁着薛白不在,也不等人回应,第一时间就让亲卫去押史思明。 “郭节帅且慢。” 守在帐外的刁丙当即阻拦,道:“雍王还未审完,暂时不可将人带走,郭节帅有甚要问的,就在这问吧。” 郭子仪一计不成,坦荡地笑了笑,看向史思明,其实也无甚好问的了。 “胡逆,你深受朝廷厚恩,为何行悖逆之事?!” 史思明那一双鹰般的眼睛一翻,瞥了郭子仪一眼,懒得回答这种无聊的问题。 郭子仪不以为意,看了眼一旁的李怀秀,知此人杀了朝廷下嫁的公主,这次是必死无疑了,也没甚好说的,遂与李光弼并肩往外走去。 “强抢怕是不行,否则我就抢了。” “何必呢?”李光弼道:“战俘不论在谁手中,都是朝廷平定了叛乱。” “你想,待回长安献俘是何等情形。”郭子仪道,“雍王率诸将先押上契丹可汗,腰斩于朱雀门前,再押上史思明,腰斩于朱雀门前,何异于董卓入长安平十常侍啊?” 他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说的,李光弼苦笑了一声,问道:“还能免了献俘礼节不成?朝廷正等着以此重振威信啊。” “虽免不了,却不得不争。”郭子仪道:“出尽了风头,也该劝他放一些兵权。” 所以他方才是故意表态,让薛白知道即使活捉了两个重要俘虏,也未必能煊赫当世,得过他这一关。 次日,郭子仪又派人去讨要俘虏,果然,薛白亲自来与他谈了。 “雍王竟还亲自来了?”郭子仪爽朗道:“不需如此,把史思明押来即可。此间降卒数万,得让他们见到史思明被俘了,雍王再不把人押来,我等只好押着降卒去你帐里见了。” “郭司徒风趣。”薛白识趣地笑了笑,道:“此番大胜,郭司徒是实际指挥者,确该把史思明交给你,只待我再问几桩事。” “雍王是想了解什么?” “范阳、平卢的将领情况,朝廷接下来任命谁为这两镇节度使,且节度使的权力该如何限制。”薛白道,“这才是彻底免除后患的根本。” 郭子仪虽然觉得这样的国家大事不该由薛白来作主,却又深知薛白说的有几分道理。 他沉吟着,问道:“我听闻,雍王在河南道把节度使的职权一分为四。” “不错。” 比起史思明,这是薛白更愿意聊的事,他遂不厌其烦地把自己对于藩镇割据的隐忧与郭子仪详谈了一番。 末了,郭子仪沉吟道:“此举在河南可行,但范阳、平卢不同,需为朝廷征讨契丹、奚,况且河北情况复杂。主官若权职不够,行事掣肘,反而不妥。” “今叛乱初定、契丹可汗被俘,正是整顿河北之时。” 薛白说到这里,以略带了一些遗憾的口吻道:“若是可以,我倒是很愿意为朝廷做这件事,避免割据之祸。” 郭子仪心中暗道:“怕是你要酿成割据之祸。” 可当他深思此事,也能够体会到薛白是在为这大唐社稷做长久的考虑。 这让他感慨不已,看来雍王是真的自视为李氏子孙,对祖宗基业十分上心啊。 可惜啊,如果不是当年的一场三庶人案,眼前这个英姿勃发的年轻人正是大唐皇位最好的继承人,郭子仪觉得自己定是会支持他的。 “郭公?郭公?”薛白连唤了两声,“郭公在想什么?” “雍王这是想往范阳主事?”郭子仪回过神来问道。 他当然知道朝廷不能让薛白在范阳久留,否则尾大不掉,必成大祸。 可若是能暂时把薛白放到边镇,也是给圣人一个掌权的过程,另一方面,薛白毕竟是宗室,有重振大唐之心,用他来对付边镇桀骜不驯的将领们,或能达到一定的平衡……关键是短时间内。 “郭公认为,可行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