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1041节 (第2/2页)
降信,冷笑了几声,毫不犹豫地提笔、言词不逊地回绝,还得意洋洋地与部下言“岂有溯江而上而能攻克江陵的道理?” 信才送出去,田神功已入城,斩下了高仙琦的头颅。 此时,站在一旁的阎敬之余光瞥去,感受到了那虎狼之态,心惊胆颤,心里愈发确信了雍王对皇位志在必得。 正是畏惧于这种野心,他才选择臣服。 他对宗室正统其实不那么维护,才会两不相帮,偏是薛白就看中了他这一点,这几日来威逼利诱,终于是将他收服了。 然而,薛白的下一句词句却又显得那般的豁达,仿佛无意于权力之争,等收拾了残破的河山就要功成身退。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第544章 印象 上元元年五月,南阳。 书房中案牍堆积如山,一卷卷地图散落在地上。 一个年逾五旬、须发花白的男子坐在桌案后方,脸色憔悴,形容枯槁,眉宇间有着深深的担忧之色,他是时任淮西、襄阳二镇节度使的鲁炅。 崔圆邓州之败就是发生在鲁炅眼皮子底下,他自觉难辞其咎,极力想要挽回,可李璘趁着大胜就绕过南阳,直奔长安,他根本就无力阻止。 傍晚时分,有急促的脚步赶到门外,道:“府君,雍王来了。” 鲁炅正全神贯注地想事情,一时没听清楚,以为是“永王来了”,既惊又喜,唰地一下站起,他身材很高,七尺有余,这一站,头顶仿佛能触到房梁。 “叛军如何来的?可是被击退回来的?” 在门外的仆役听到鲁炅一开口就称雍王为叛军,愣了一下,答道:“是攻破了江陵来的。” 鲁炅早知李璘是先占据江陵再造反,皱眉道:“说有用的。” 他已上前开了门。 阳光忽然洒进久闭的屋中,鲁炅眯了眯眼,接过一封公函,方知来的是雍王。 次日,鲁炅便在城门外迎了薛白。 彼此相见,薛白很客气地打了招呼。 “久仰鲁公大名。” “雍王说笑了,两年来雍王南征北战,该是我久仰雍王功勋才对啊。” 薛白道:“前些年,我岳丈奉命到陇右巡察,回京后曾与我提起过鲁公。” “哦?” 薛白遂说了那一桩往事,颜真卿曾问过哥舒翰一路立功升官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可接任他的人才,哥舒翰便指了当时在陇右从军的鲁炅,称鲁炅日后当为节度使。 说及旧事,鲁炅连忙摆手,道:“惭愧啊,我辜负哥舒节帅赏识。” 而两人因此亲近了不少。 谈及时局,鲁炅痛心疾首,言语间流露出了对圣人宠信宦官、逃出长安的种种不满,扼腕叹惜。 鲁炅也不瞒薛白,道:“自邓州一败以来,我已联络各州郡,收拢残军,集结兵马,合力攻打永王叛军。现已有不少节度、郡守到了,都是忠勤正直之士……是否为雍王引见?” 话到最后,鲁炅其实是有些犹豫的,停顿了一下才说出最后的话。 因为,薛白如今在官员之中正处于一个毁誉参半的状态,他虽立下了许多功劳,且有报纸这样能操控民间舆情的利器,却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流言。 至少在会师南阳的那几个一方要员的眼中,他不是值得来往的人物。 薛白似乎没有这种自知之名,并未察觉到鲁炅的迟疑,直接就应道:“能与诸君共克时艰,幸甚。” *** 鲁炅所言不错,眼下会师南阳准备共同勤王的确实都是崇尚名节之士,毕竟凡是私心重的人,当此时节,往往都会选择观望局势。 已经率部赶到的,就有颖川太守来瑱、吴郡太守韦陟。 是日,来瑱、韦陟得知薛白到了,第一反应却是如临大敌,不认为薛白是援兵。 他们之所以对薛白颇有恶感,起因在于数月前曾到长安朝拜,当时,郭子仪、李光弼刚刚献俘于阙下,而薛白还留在范阳。市井中的一些舆情来瑱、韦陟等人也听说了,起初还对雍王有些同情,可等他们见到了天子,天子却是当着他们的面就抱怨了雍王。 许多事李琮并没有直说,也不敢直说,可偏偏以一种含沙射影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接见臣子的过程中竟几次吐露出“不可学人居功自傲”“需远离行事不择手段的小人”这样的话。 来瑱、韦陟等人听了,就对雍王挟制天子之事有了最为直观的认识,眼见为实,之后他们再听到任何薛白的好话也就不可能再信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