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_满唐华彩 第10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1061节 (第3/3页)

挽留你的话。两三年前关中大雨,你心怜百姓,屡次对太上皇敢言直谏,被贬出长安。百姓是否感念太上皇、圣人的时历是否合乎农时,你真不懂吗?”

    随着这一句话,李岘正要脱口而出的叱责之言便说不出来了。

    薛白微微一叹,亲手帮李岘把身上的大氅紧了紧,然后抬起头看向天。

    今天是个阴天,天色并不好,云压得很低,但胜在无雨无雪。

    “过两天,很可能要下雪了。”

    李岘于是也抬起头看向天空,一阵冷风吹来,让他不得不承认,现在确实已经是十一月了。

    试想,倘若再过三天,大雪纷纷,长安城却还在庆贺天长节,认为那是八月初五,岂非是另一种嘲讽?

    感到手掌被拍了一下,李岘回过头来,只见薛白将一张票据放在了他手里。

    这票的材质普通,只是一般的竹纸,工艺却很了得,印的花纹颇为复杂,难以仿制。

    至于上面写的内容,则难登大雅之堂,无非是长安城外有大型表演,广召百姓前往观看。

    李岘再一看上面的时日,写的却是十一月初二的午时。

    他不由叹惜,民间果然还是不认可圣人所改的时历。

    ***

    时近午时,春明门外,一场表演快要开始了。

    除了万年县派出了衙役维持秩序,果然没有任何的官署参与,说白了,与街头卖艺是一个性质,只不过是规模更大,水平也更高。

    李岘出了春明门,放眼望去,只见官道旁搭了一个偌大的舞台,舞台前设有棚子,棚中有座位,需凭票进入。

    但若是没票,也可以站在外面看,或者到城墙上,再或者到不远处的塬上看个热闹。

    再往前走,他赫然见到台上挂着一条横幅,上书“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

    这该是一句诗,他看得懂,可初看之下却不知把这句诗高挂在舞台上方是何意,心里便在琢磨着此事。

    过程中,他验了票,在离舞台颇近的位置坐下,环顾一看,只见舞台周围立了许多块榜,上面写着各种商行的名字,还有不少商贩就在那榜下卖东西,贵的如书画玉器,便宜的像布帽草鞋,应有尽有。

    他的位置前方竟还摆着一块木制的菜单,拿起来一看,见最上面写的是“丰味楼”三字。

    正此时,有扮相文雅的小厮过来,笑道:“郎官可要点些菜?一边看表演一边吃,好不惬意。”

    李岘确实饿了,遂要了爆炒羊杂、酥花生、醋拌脆丝。

    “郎官是否再要壶酒?”小厮又道:“这场表演便是由虾蟆陵酒行赞助的,他家的郎官清、阿婆清、翠楼春都是好酒呢。”

    “赞助?是何意啊?”

    “便是出钱,诸多商号中,虾蟆陵酒行出了大头,因此名字写在最显眼的地方。今日来看表演的上万人,都只喝它的酒,不许别的酒商来卖。”

    李岘以往只喝富水春这种宫廷御宴酒,今日也只好要了一壶郎官清。

    会了账,比在长安城中贵一些,但算上表演,也还公道。

    不一会儿菜就上来了,在他的座位前摆了一张小小的案几,地方虽局促,倒也别有一番风味。至于那醋拌脆丝,李岘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现在才知原来是猪耳朵。

    他以前不吃猪肉,今日难得一尝,味道竟然不错。

    待到表演开始,先是来了一段口技,那伶人一登场,就把所有出钱的商行又感谢了一遍。

    李岘看了,便大概明白了杜五郎带着梨园伶人自负盈亏的手段,票钱终究是没多少的,大头还得靠这些商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