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070节 (第1/2页)
他故意又顿了一下,等待薛白追问,然后才继续道:“更是流露出郭子仪有向吐蕃借兵,清君侧之意。” 然而,一番话说完,薛白并没有预料之中的反应,而是显得颇为平静。 “我知道,李珍已与我说过了。” 李齐物一愣,不由抬眼瞥了薛白一眼,见了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猛地心惊了一下。 若换作李隆基、李琮、李亨等人的一贯风格,遇到这件事必然是心生猜忌,但这次,薛白不同,踱步沉思着,反而愈发确定是离间之计。 “达扎鲁恭,弄巧成拙了。” 他故意低声喃喃了一句,看看李齐物能否反应过来。 李齐物倒也不傻,身子一颤,瞪大了眼,道:“殿下之意,这莫非是,达扎鲁恭的离间之计?若如此臣……臣惭愧!” “起来吧。” 无论如何,李齐物还是借机向薛白表了忠心,薛白遂就此事询问他的建议。 “臣以为,殿下洞若观火,识破了达扎鲁恭的阴谋。” “只怕是阳谋。” “是,是。”李齐物舔了舔嘴唇,沉吟道:“既是离间计,他除了故意在长安放出谣言,必还会怂恿郭子仪,此为阳谋。” “你认为如何破解?” “眼下撤换郭子仪不妥,不撤亦不妥。”李齐物想了想,很快有了个主意,道:“何不遣一监军,前往郭子仪军中坐镇?” “退下吧。”薛白懒得再与之多谈,挥了挥手。 可他自己其实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无非是写了一封亲笔信给郭子仪,诚恳地表达了信任。 这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来自吐蕃统帅达扎鲁恭的威胁,依旧还在。 监国之后,薛白常常感到了难,行事不像以前那般敢想敢做。 国事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每当他想解决一个问题,却会发现牵制了太多的问题,让他根本不能轻举妄动。 *** 次日,宣政殿,又是重臣们商议国事。 几个宰相确实是比李齐物更有水平,短短数日,除了杜有邻,都看出达扎鲁恭的离间之计。 “臣愿往泾原,代朝廷与吐蕃议和。” 首先提出解决之法的是韦见素。 韦见素此前虽然不支持薛白,可对于国事,还是十分上心。由他以宰相身份前去,既可安抚郭子仪,消弥离间计带来的影响,又足够资格与达扎鲁恭谈。 但薛白其实并不想谈,想的是这次达扎鲁恭既然耍阴谋,是否有旁的办法报复回来。 宰相们议论时,他便顺着此事在想,忽然意识到,达扎鲁恭与吐蕃的小赞普赤松德赞之间的关系,就好像郭子仪与他的关系。 薛白遂问颜真卿道:“达扎鲁恭与赤松德赞就没有矛盾吗?” “自是有的。” 当年,薛白在南诏曾俘虏了吐蕃公主,也就是赤松德赞的姐姐娜兰贞。正是由颜真卿出使,护送她回吐蕃,因此最了解这些事。 “尺带珠丹一死,达扎鲁恭除掉了吐蕃叛臣,他联合玛祥,掌握吐蕃大权。达扎鲁恭在外作战玛祥则在内掌权,声称尺带珠丹的死是因为信奉佛法。” “佛法?”薛白听到这里,又想到了什么。 “不错,达扎鲁恭、玛祥都信苯波教,而尺带珠丹则信佛法。”颜真卿继续道:“赤松德赞冲龄继位,朝政为外臣把持,自是不满……” 薛白忽问道:“吐蕃想派使者来,来的有赤松德赞的人吗?” 他在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两个问题,也许可以一起解决。 第559章 西度 开了春,长安风和日丽,柳树枝上冒出了新绿。 芙蓉园,曲江池畔,有一群人正在饮酒作乐,他们在岸边搭了帐篷,摆上瓜果。又雇了一艘画船,让伶人在船上弹琴跳舞。 边吹着风边听着曲,边打着骨牌,好不自在。 “和了!” “李承宏,你又放牌。” “我放尿去,啖狗肠,手气真差。” “走远点,你昨夜喝多了狗尿,休熏到我等。” 走到曲江边的李承宏遂往北边又走了些,一边解着裤腰带,肚子却“咕噜”了几声,干脆往前方的树林里去。 这一片其实是皇家园林,李隆基建来游玩的,如今荒废了下来,也只有些宗室偶尔会过来。 李承宏也是宗室,他是章怀太子李贤之孙、邠王李守礼之子,论辈份,他是天子李琮的族兄弟,他的姐姐就是与吐蕃和亲的金城公主,他的哥哥李承寀则是娶了回纥公主。 总之,他们家这种与皇帝不近不远的亲戚关系,最容易成为和亲的对象。 在草木之中选了一片对着湖面、风景颇好的地方,李承宏才蹲下来,正准备放松,忽听到有树枝被踩断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