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072节 (第1/2页)
因为薛白到了。 薛白今日依旧是微服私访,见大家目光看来,他摆了摆手道:“都不必多礼,莫搅了你们的雅兴。” “殿下。” “万不可多礼,都是我的长辈。” 还是小小地推辞了一番,众人才重新落座。 原本魂不守舍的李季兰这才像是回了魂,眼睛里多了些笑意,双颊似染上些红晕,与不远处的桃红相映,其娇艳之态,身上素净的道袍根本就压不住。 薛白在玉真公主与李岘之间坐下,道:“方才在聊什么?继续。” “皎然法师准备作诗。” “甚好,请。” 皎然双手合什,道:“季兰子方才打水煎茶,想必是摔了,贫僧便以此诗赠季兰子。” 李季兰还在出神,忽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由讶异。 而皎然的一首诗也已念了出来。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这诗确实清丽优雅,众人都夸了几句,又问李季兰的看法。 李季兰连忙上向前皎然致谢。 皎然便问道:“季兰子的诗名,小僧亦久有耳闻,不知今日是否有幸,得季兰子一诗?” 李季兰余光稍稍瞥了薛白一眼,却见薛白正在与玉真公主说话,说的正是方才陆羽能尝出池心水与池岸水不同独特之处。 她正要说话,薛白往她的道袍下摆看了一眼,忽然开口了。 “我与皎然法师亦有缘,有一诗相赠,献丑了。” 众人不由诧异,虽然都知薛白擅长诗词,可一直以来他都是能推就推,除了以前巴结太上皇,少有主动作诗的时候。 皎然也是受宠若惊,连忙合手行礼,道:“贫僧荣幸倍至。” 薛白遂起身,踱了几步,开口吟了起来。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同样是五言绝句,这首诗却是更为清丽优美,将皎然的诗句比了下去。 薛白吟了诗,似乎还觉不足,饮了一口陆羽煎的茶,竟是道:“好茶,不过我这里也有一些新茶,想与众人共赏,如何?” 他有如此雅兴,大家自然没有不依的道理。 可不少人心里却也泛起疑惑,殿下今日为何一反常态,要与两个未入仕的年轻人争短长。 李岘看着皎然那颗光头,心中了然,知道薛白这是故意与佛门打打交道。 李承宏则是看了看薛白、看了看李季兰,恍然大悟。他看出来了,殿下这是在争风吃醋,如此说来,那日在芙蓉园与殿下幽会的女子,显然就是眼前的季兰子了。 第560章 邦交 黑盏中的茶汤呈现出一种青白色,这是陆羽煎的茶,薛白捧起来抿了一口。 李季兰偷眼瞥去,很想听听薛白对这茶是如何评价的,毕竟是由她去舀来的中泠水。但薛白放下茶盏之后却是什么都没说,她不由担心他是不是不高兴了。 过了一会儿,一匣茶叶便被捧了出来。 薛白至今鼓捣出了许多新奇之物,今日既是他拿出的茶,众人不由十分期待,以为会是造型独特的茶饼。 然而匣子打开,里面只是散装的深褐色茶叶,看起来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都看看吧。” 薛白先是看向了陆羽,示意他上前。 方才薛白虽然没说,但对陆羽的茶艺还是非常认可的。如今民间煮茶的方法与煮胡辣汤无异,把茶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一起煮,权贵间虽也有煮茶,味道却多苦涩。陆羽的水平确实比常人要高超许多,已有了茶香。 “殿下。” “你的茶与旁人不同,区别在何处?” “回殿下,学生的茶是烤过的。”陆羽答道:“烤时小火慢焙,经常翻动使之炎凉均匀,烤至茶饼呈虾蟆背状即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失。” “你看我带的这些茶呢?” 陆羽拿起那茶叶闻了闻,道:“并非烤制。” 他目露沉思,想了好一会儿,终于道:“殿下这茶,莫非是……炒过的?” “不错。” 薛白一惯是不太喝得惯大唐的茶汤,也试着泡过几次,但要饮上一杯清茶似乎不是拿沸水一泡那么简单的。 之前他没心思研究这些,如今闲适了,想起原是需要经过炒制才能泡出好味道,使人采摘好茶叶几番尝试,且渐渐摸清了炒制的具体步骤,包括锅温多少、需几道工序等等。 陆羽摸着那茶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