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1084节 (第2/2页)
韩休生性耿直,常常直谏时政的得失,开元年间李隆基每次欢宴过度,都会问左右“韩休知否?”话音刚落,劝谏的奏书就到了。 那时旁人问李隆基为何不把韩休驱出朝堂,李隆基倒是懂得说“朕虽瘠,天下肥矣,韩休敷陈治道,多直言,朕用之,为社稷计尔”,然后没几年就把韩休罢相了。 此时,韩滉顺着这话便道:“现在我到郭公军中,也想为郭公直言劝谏。” “哈哈哈。”郭子仪大笑,抚须道:“好好好,我军中缺的就是这样直言不讳之人。” 既然都聊到了这里,韩滉便提及了方才听到的杨将军纵马伤人一事。 说到这件事,郭子仪便来气,道:“让你见笑了,我已将那些不成器的东西叱退了。” “听闻杨将军久经沙场,为国征战,牺牲良多。诸位郎君为他痛惜,也是应有之意。” 郭子仪摆摆手,叹惜道:“我这几个儿子都是蠢材,白孝德杀伐果断,他们不懂得赞赏,反而痛惜母之乳母子,都是被深闺妇人养废了!” 韩滉见郭子仪是真心痛惜,松了一口气,知道这次的差事已经办成了一半,但他还是并没有马上把案子全盘托出。 在他看来,郭子仪治军确实不算严,换作是李光弼,就不只是把儿子们叱退了,只怕得痛打一顿。 相门之子处事风格就是行事稳妥,他打算先把涉案的凶徒找出来再谈,毕竟人未必就是郭晞的麾下。 出了大帐,走了一段距离,韩滉忽听到了马嘶声。 却是十余骑正在营中骑马,呼啸着疾驰而来,从他们身边掠过,差点还撞到了他。 韩滉连忙撤了几步,扭头看去,盯着那络绎掠过的身影。 “韩御史莫看了他们今天敢骑,肯定是得到了军令……这是郎君们在与元帅置气呢。” “好。” 韩滉正要收回目光,忽然眯了眯。 夕阳的光线下,他紧紧盯住了一个骑士。 那人脸上有一片疤痕,从右眉连到了脸颊上,正在放肆大笑,与旁边的驼背同袍有说有笑。 “这些是郭晞将军麾下吗?”韩滉问道。 “御史怎知道?” 韩滉没想到这么巧,刚到驻扎了上万人的军营就遇到他要惩治的人,反而踟躇了起来。 此事要办不难,难的是办得漂亮,办得让所有人都服气。 他回想着郭子仪的态度,犹豫了一会,最后问道:“敢问,白将军的营地在何处?” 第567章 较真 韩滉此前就听说过白孝德的威名,李光弼与史思明交战于河阳之时,白孝德曾单挑大将刘龙仙、并大败叛军。 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长得却十分文雅。韩滉到时,他正在拿着一卷兵书阅读,两人见礼寒暄之后,首先谈的是书画。 谈到兴起,白孝德甚至想要铺开笔墨,让韩滉当场画上一幅。 韩滉连忙自谦,好不容易才把话题重新引到军纪之事上来,道:“我听闻白将军昨日杖杀了军中无故纵马者,治军严明,让人佩服啊。” “并非是我下令的。”白孝德苦笑着摆摆手,“是我军中将领擅自主张,我只好替他担着罢了。” 韩滉认为这是他为了郭子仪面子上好看扯出的借口,并未将这话往心里去。 两人再聊了几句,白孝德拍了拍韩滉的肩,道:“你来,想必是国库空虚,朝廷供应不了大战所需的钱粮,让你来宣慰将士?” “将军放心,朝廷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拼死杀敌的将士们挨饿。” 韩滉答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不由庆幸,朝廷灭佛虽然背了骂名,但至少是得了实惠。 就好比一个往日挥霍、喜欢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卖掉了那些用来炫耀的奢侈之物,恰迎来一场大病需要用钱。 显然,此事超出了西北将领们的预期,白孝德有个微微挑眉的表情,不信韩滉所言。 他认为这是韩滉为了朝廷面子好看而扯出的借口,也不把这话往心里去。 韩滉遂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可以帮助他成功办妥差事,这才提及了这次前来的目的。 “让将军见笑了,我此次来,是因鄠县的一桩陈年旧案,引起了朝堂的震动,涉及到郭晞麾下的两个士卒……” 一桩陈年旧案说完,白孝德却是犹豫了,道:“昨日我才刚拂了大帅的面子,今日若再用这种陈年旧案来治大帅军中士卒,恐怕大帅误会啊。” 韩滉没想到自己的判断错了。 他听白孝德杖杀了军中纵马之人,还以为这是意气之人,没想到竟这般谨慎。 事情于是僵住了。 正不知所言之际,忽有人一掀帐帘,大步而入。 “将军!” 来人三十多岁年纪,器宇轩昂,面容黝黑,脸颊上的皮肤因常年风吹日晒而有些脱皮,黑里透着些红。既有军旅之人的豪迈,又有一股书生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