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1086节 (第2/2页)
忠仆护卫?我见过一次。” 薛白道:“我是问,在我于蓝田驿遇到他之前,你见过他吗?” 杜有邻一惊,明白了薛白的意思,连连摇手,道:“殿下如何能作此想,绝无此事啊。” 看得出来,他不是能做这种事的人,毕竟他书房里挂的字都是“谨言慎行,如履薄冰”。 “知道了。”薛白道,“我只是觉得有些巧合。” 不过,杜有邻历经风波一路走来,倒也不是全然没有心计。今日既谈了封常清忠心于谁的问题,又提到了废太子李瑛,有桩梗在杜有邻心里很久的事,也被他说了出来。 “殿下孝心感人,今既已监国,何不请圣人追封先太子为皇帝?” 说着,杜有邻有些笨拙地拜倒在地,换上了严肃的语气,正式请求追封李瑛为帝并上尊号。 追封李瑛为皇帝,是确立薛白正统地位的最好办法。而他这个时机选得看似不对,其实很妙。 此前薛白在灭佛,威望大跌,局势隐有动荡,杜有邻就想到了这个办法,但又害怕弄巧成拙,被宗室捉住把柄攻讦。 现在吐蕃进犯,薛白一手握着军权大权,一手捉着钱粮财政,地位稍稳,而任命的将领往后能否归心却是个未知数,这时候追封李瑛,宗室不会敢反对,又可巩固人心。 杜有邻提出这个建议,也是在告诉薛白,查郭锁是不是有心人安排的已经没有意义了。大势所趋,真相似乎已没那么重要…… 第568章 融洽 蒲州,猗氏县。 给军中养马的老卒每天傍晚归家时会路过城外一处小亭子,亭子矗立在山道边,依山傍水,风景颇好。 半年来,常有一个中年男子每天都拿着个小小的酒囊在那一边饮酒,一边看风景、看落日。 这人样貌清瘦,气质深沉,衣着简朴,最大的特点是跛脚跛得厉害。 最初,养马老卒上去搭话,问道:“你也曾从军吧?身上有杀伐气。” “在安西当过几年兵。” “怪不得听口音不像当地人。” “我祖籍在此,少年时随外祖父流落西域。” “现在天下太平,卸甲归田了?” 中年男子笑了笑,抿了口酒,道:“是啊,卸甲归田了。” 话虽如此,他眯眼望着天边,似乎又想起了西域的黄沙。 从那次以后,他们时常会聊上几句,中年男子有时也会把手里的酒囊递给老卒,与他分酒。 老卒尝过之后不过瘾,说他这酒味道虽好,未免太少了些。 “家里婆娘管得严,一年只让饮一坛。” “从军的人,还怕婆娘?” “婆娘说得对,我跛脚、痛风,饮多了不好,每日小酌一点。” 于是每当酒囊里的酒喝完了,中年男人都仰着头,张大了嘴,直到最后一滴也落入口中。哪怕老卒笑话他,也始终如此。 这日,老卒因一些事归家晚了,本以为那中年男子已经不在了,没想到对方竟还在。 “咦,你今日怎么这般晚还在,天黑了夜路可不好走。” “明日便走了,与你告个别。” “去哪?” “召我征战。” 老卒不解,道:“可莫哄我,你这一把年纪,人又瘦、脚也跛,一身的病,还能再上沙场?朝廷募兵越来越不讲道理了啊。” “上阵杀敌不成,指挥打仗勉强使得啊。” “越说越没边了,能有你这么穷酸的将军吗?” 中年男子只是笑,指了指远处已经完全暗下去的天际线,道:“要是能回安西看看也好,那边也有山,但不像这边郁郁葱葱,那边的山下就是草原,自由自在。” “噫,我当了一辈子兵,养了一辈子马,没出过蒲州哩。” “可惜了啊,天地广阔得很。” 老卒感受出了自己与对方的不同,对方虽瘦、虽跛脚、虽一身的病,但像是马厩里最骏的那匹马,更像一只展翅就能翱翔的鹰,之前它栖息于此,现在抖了抖羽毛,要振翅高飞,直击长空了! 从这一天之后,老卒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中年男人。 有时他归家再路过这个小亭子,也会停下来看看日落。直到有个雨天,没有日落,他想到那中年男子风雨无阻地都在这看,看什么呢? 西边。 原来他看的从来不是日落,而是万里之外的西域。 老卒努力瞪大了眼,似乎用目光穿过天与地的阻隔,看一看那大漠、雪山、草原、戈壁,感受那个男人心中的雄心壮志。 再后来有一天,老卒在军中听到两个校将的对话。 “是封常清封将军,他被贬为蒲州长史,归乡养病,如今被征召回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