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_满唐华彩 第109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097节 (第1/2页)

    先是遇到忠王府遣人报案,堂堂亲王泣血悲诉连自己的妻儿都保护不了。吴凑没有想太多,不管此事背后涉及到了怎样的权力之争,只是尽一个官员的职责,努力去查访、寻找,得知是杜家派人带走了忠王府的孤儿寡母,而在查访的这个过程中,吴凑还遇到了被藏匿起来的杨贵妃,揭开了一个震惊世人的丑闻……

    现在,他自知生路断绝,很快将会惨遭毒手,遂留下遗书,以免真相被埋没。

    写完遗书,吴凑不紧不慢地沐浴,把衣冠穿戴整齐,坐在正堂上等候着。

    他在等朝廷下诏,罢免他的官职,甚至治他的罪,引出一桩大案。

    可一直从下午等到天黑,那扇大门依旧纹丝不动,并没有人来。

    只有家中奴婢过来问道:“阿郎,用饭吗?”

    “厨房做饭了吗?”

    “没有。”

    吴凑道:“让厨房照常做饭。”

    之后,吴凑向院子里的黑暗处招了招手,便有一个护卫到了他的面前。

    他把遗书递了过去,道:“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可你没有找到杨贵妃。”

    “重要吗?”吴凑道:“有何区别呢?”

    “你也没能激怒东宫。”

    “这也不重要了。”吴凑道:“不论他怎么做,该发生的一切都无法阻挡。”

    “我懂了。”

    那护卫接过遗书,绕到吴凑身后。

    “噗。”

    一把匕首从吴凑的后背捅入,从前胸贯穿而出。

    血溅了一地,坐在那的吴凑低下头,再没了生机。

    ***

    大明宫,宣政殿。

    樊牢接过一封诏书,以没有底气的声音道:“殿下,我只怕难担大任。”

    之所以如此,因他手中的诏书是薛白任命他为神武军将军,并暂代郭千里统领禁军。

    相比起如今在大唐边境各地作战的名将,他确实名声黯淡、出身卑微,也没有指挥大战场的作战经验。他以前只不过是个卖生铁的走私贩子,因投奔薛白的时间早,才得以跃迁。

    统领禁军,宿卫宫城,于他而言却是太大的责任,尤其是眼下这个时局。

    “知道我为何用你吗?”薛白问道。

    樊牢倒也实诚,道:“因为吐蕃战事甚急,只有臣还在长安。”

    “因为信得过你,且你草莽出身,杀人够狠。”

    听到后面这一句话,樊牢愣了愣,眼神中却稍微有了些自信的光。至少他知道到时该往哪个方面使力了。

    “臣愿为殿下效死,唯恐即使死了却还会耽误殿下的大事。”

    薛白道:“这次不是行军打仗,只是杀人罢了,你做得到。”

    樊牢担心的很多,怕自己镇不住那些禁军,也不知道到时候能否分辨该杀的是哪些人,老老实实地等着薛白的进一步指示。

    “圣人快要驾崩了。”

    薛白吐出了这一句话,代表着对樊牢的信任,又道:“到时必然有人不服气我登基继位,你要做的很简单,谁敢反对,你就杀谁……杀到没有人反对,就可以。”

    “喏!”

    交待妥当,樊牢退出了宣政殿,薛白却没有像平时一样处理那些公文。

    他感受到冲突就在眼前。

    这几日,李琮愈发显得颓败,像是随时有死掉的可能;吴凑的死讯已经传开,城中议论纷纷;川蜀那边,李光弼的奏折也到了,查实了田神功劫掠百姓一事,朝臣们纷纷上表要严惩田神功。

    薛白打算顺了他们的意,撤掉田神功的兵权。

    此举有可能会逼反田神功,薛白在等老凉、姜亥率兵赶到长安,以方便控制住局势。

    他想要登基为帝,现在距离这个目标已只有一步之遥了。

    监国以来,薛白对自己的政绩并不满意,却也自诩为大唐带来了一些好的改变。相比于原本的历史,他让社稷与百姓少了很多的动荡。

    可近来,他也有意识到一件事——这种好的改变,世人并不知道。

    官员百姓此前盛赞过他的英明,对他抱有很高的期待,盼着很快就能复兴盛世,可人们是看不到大唐所面临的积弊的,民生贫瘠、国库空虚,人们也未必理解他为何要倡行俭朴。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年多贫乏的日子,加上西北战事不断,消磨掉了大部分人对薛白的信心,他们不知道他所带来的改变,只对他没能做到更好而感到失望。

    现如今,不论是官场还是民间,必然是有这种情绪在蔓延的,薛白周围的人从不与他说这些,可他知道。

    从吴凑的死就能看出来,人们对那份遗书议论纷纷,对东宫的不满迅速酝酿。

    就好像乌云渐渐堆积,天气越来越闷,风雨欲来。

    只等李琮一死。

    就在这个时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俨、李绅、李俅、李伊娘等诸人却是同时入宫,求见李琮,并恳请侍奉在李琮身边。

    李琮原本就要自然过世了,若没有各种纷至沓来的阴谋,薛白巴不得让官员勋贵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