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122节 (第1/2页)
“什么?” 李齐物听得结果,眼看劝不动达扎鲁恭,顿生不满。 他好好一个李唐宗室,不过是奉行太上皇的旨意来借兵,如何成了引着外寇到高宗陵寝抢掠的国贼了? 终究是不该与蛮夷为伍。 思及至此,他就打算另谋出路了。 次日,吐蕃大军再次转道,不走更快更便捷的漠谷道,而是绕道往乾陵。 乾陵离奉天更近,且常年有一小支兵力守陵,待吐蕃军一至,果然惊动了守陵的兵力,奉天县亦是立即戒备。 达扎鲁恭十分怀疑漠谷道附近设有唐军伏兵,遂假意在乾陵挖掘,实则藏兵于松柏林间,准备反过来伏击唐军,这一等就是两日。 也正是这两日,成了战局的关键。 第三日破晓之时,一支兵马终于赶到乾陵。 这天山间大雾弥漫,达扎鲁恭以千里镜望向山道尽头,见到了在雾中招展的旌旗,正是王难得赶到了。 他错过了突围的良机,再次落入了唐军的包围圈中。 吐蕃军对曾经枪挑吐蕃王子的王难得有一种天然的畏惧,若说要正面击败王难得,达扎鲁恭更愿意与薛白对垒。 可现在,他似乎已没有选择了。 高晖一直强调漠谷道险要,容易中伏,但另一件事却没有说,在漠谷道发现伏兵,无非是退回去而已,反而是乾陵一带松柏茂密,地势曲折,并不利于大军展开,尤其不适合骑兵冲锋。 所以,唐军若想围歼吐蕃军,乾陵的地势反而更适合,时间上也有利于唐军从容布置包围圈。 这是达扎鲁恭始料未及的,在见到王难得旗帜的一刻,他便预感到这场战可能要败了。 果不其然,待双方接战,王难得亲自压阵,杀得吐蕃军节节败退。 更糟糕的是,没多久,后方已有越来越多的唐军赶到,首先就是郭晞的骑兵。 达扎鲁恭不得不承认战略上他已经失败了,现在只求能顺利把主力兵带回吐蕃。 棘手的是,他已孤军深入得太远。 *** 李齐物并不关心战场上的胜败,他是听雅乐的人,现在天天听的都是厮杀嚎叫,唯觉心中烦闷。 他每日在帐篷里踱着步,思忖的都是该如何获取朝廷的原谅。 这日,吐蕃军中的动静尤其大,伤者的惨叫声增多,似乎还出现了暴动,有一些吐蕃部落自行离开了,甚至还有部落跑去归附了唐军。 李齐物掀开帐帘想去看看外面的动静,却见到一双明亮的眼睛正盯着他看,那是他前阵子买来的奴隶,在乐曲一事上天赋异禀,原是要献与太上皇的。 “可惜啊,你本会是下一个‘神鸡童’,奈何天不遂人愿,太上皇已驾崩了。”李齐物叹息,挥挥手,道:“去吧,自谋生路。” 野布东拜倒在地,道:“我想随阿郎学曲。” “学什么曲,这等乱世,都是无用的技艺。” 话音方落,已有兵士过来,说是将军召李齐物过去。 这次却不是去大帐,而是被带到了达扎鲁恭的马厩。 “进去。” “你们这是做甚?”李齐物大怒,道:“我是大唐的宗室!” “进去。” 脚下踩了一坨马屎,身后的栅栏被关了起来,李齐物回过头,只见达扎鲁恭披甲而来,脸色凶恶。 接着,高晖也被推了进来。 “将军……” “狡猾的唐人,你们两个当中,肯定有一个人在骗我!” 李齐物见状,惊醒过来,忙道:“将军,是高晖把你引到这里来的,唐军早就设好了埋伏。” “将军你听我说,唐军不可能在乾陵设伏,这是会惊扰高宗皇帝的。”高晖道:“他们一定是埋伏在漠谷道,因为将军谨慎,才没有中伏啊。” 李齐物道:“将军孤军深入,胜机只在一个‘快’字,乃是高晖误将军。” “够了!” 达扎鲁恭怒吼一声,道:“你们的叽哩呱啦,我一个字都不听。我只会留一个人给我带路,等半个时辰之后大军起行,到时我只相信活下来的那个。” “什么?” 李齐物大为错愕。 这件事在他看来是完全没道理的。 遇到问题,怎么能不去分辨因果对错,只管用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呢?错杀了怎么办?还是说达扎鲁恭本就更不信任他。 指望一个蛮夷去查清真相,确实也是…… “嘭。” 李齐物脑子里还在思考着,脑袋已经挨了重重一拳,摔在地上。 他转头看去,只见高晖一脸杀气,向他扑过来。 还不等他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