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146节 (第1/2页)
心中诗意才起,岑参余光见到了颜泉明向他走了过来。 两人见了礼,颜泉明遂领着岑参先到中书省稍待,接着,与一众重臣们入内觐见,商议献俘之事。 现今朝中重臣,有好几个都是岑参以前就相识的,今日他的心思却不在与他们叙旧攀关系上,不由自主地走神。 虽早就得知了薛白登基一事,可昔日一起喝酒赋诗的年轻人突然成了天子,世事荒谬至此,依然让他有种不真实感。 待回过神来,他已进了宣政殿,再一抬头,天子就站在那儿,穿着赭黄色的襕袍,仿佛他心目中的英明天子形象映射到了眼前。 岑参愣了一下,再也想不起以往与薛白一起饮酒赋诗的场景。 此时已有官员开始给他表功了。 这些年岑参先是与安西军一起回关中平叛,后往河北屯田,再随封常清回援安西、北庭,立下了不少功劳,此番归朝,想必能得到重用。 至于这次收复河西走廊,因吐蕃内乱,唐军准备充裕、左右合击,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俘虏了达扎鲁恭则是意外之喜。 今日讨论的就是献俘时的安排,主要在说此事的人是元载。 这是天子登基后对外的第一场大胜,元载揣度上意,打算照着以前高仙芝献上小勃律王的流程来。 岑参目光看去,却见天子脸上并没有志得意满的神色,眼神凝重,带着些许思忖之色。 从头到尾,薛白都没有与岑参单独说上话,更别提叙旧,只在最后封赏了岑参,还任命他为鸿胪寺右丞,他其实更想外放地方,对这样的差职并不是很喜欢。 次日,岑参往皇城鸿胪寺,再次见到了时任鸿胪寺左丞的颜泉明。 他本以为鸿胪寺眼下最忙的就是献俘的礼节,但颜泉明却道:“你或许以为鸿胪寺只是掌外邦、朝会仪节之事,但陛下即位之后,已大有不同。” “这是何意?” “随我来吧。” 颜泉明领着岑参一路往内里,路上遇到许多人都没有理会,唯独有一人让他停了停脚步。 “那人名叫贾耽。” 岑参目光看去,只见那贾耽是个高瘦官员,一边走路,手里捧着一张大大的图纸在看,头也不抬,根本没注意到他们。 “他有何奇异之处?”岑参便问道。 “他好像信了陛下说的话。”颜泉明道。 “这有何不对?”岑参不明所以。 “天下是圆的。” “什么?” 颜泉明道:“陛下说天下是圆的,贾耽信。” 岑参追问道:“这又是何意?” “譬如你岑二十七郎,从西域一直往西走,走到最后,会从东边回到大唐。” 岑参眉头一挑,再次看向贾耽,将对方那认真思索的表现记在脑海里。 两人继续走,到了颜泉明的官廨,绕过屏蚬,一张大地图便出现在了眼前。 “你我掌外邦仪节,便该知天下有多少外邦,吐蕃、西域诸国、大食、拂菻,还有这里,陛下命人造海船想要探访之地……” 岑参看了很久,渐渐地才反应过来。 “说回吐蕃。”颜泉明道:“你可知,鄯州之战,王难得是如何俘虏了达扎鲁恭?” “想必是达扎鲁恭没想到王师会在这个时候便攻打他?” “吐蕃内乱了。”颜泉明道:“我接下来与你所言属于机密,但你既迁鸿胪寺右丞,理应知晓。” 岑参的脸色郑重了起来,静待下文。 颜泉明先从之前派人出使吐蕃,借吐蕃内乱带回赤松德赞说起。 “达扎鲁恭实则是输在了战争之外,他迎回赞普的心思太过迫切,才会中了王难得的计。朝廷活捉他,并不仅是为了耀武扬威,早晚还是会把他与赤松德赞一起放回去的。” “放回去与玛祥争权?” “不错,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让他们变得真心敬畏大唐,融入大唐。要让他们回到吐蕃之后依旧钦慕、怀念在长安的生活,用大唐的文字,读大唐的书籍,渐渐让他们像南诏一样成为大唐的属国。” 岑参不由问道:“能做到吗?我是说靠改变赤松德赞、达扎鲁恭,能改变整个吐蕃?” 他在西域从军多年,很多时候都是在与吐蕃打仗,知道那是一个凭借地势之后国力可与大唐抗衡的强国。 “不够,但我们有耐心,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颜泉明道:“大唐欲征服吐蕃,仅凭武力不够,需以文明融合之,昔太宗皇帝有天可汗的气魄,今我等欲再兴大唐,何不能包容一个吐蕃?” 从西域回到长安的岑参知道,那场戍边扩土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只是手段更多了,目标也更宏大了。 大唐像是一只受伤的猛兽,养好了伤之后,正在一点点变得强大。 *** 几天后,一场盛大的献俘仪式在朱雀门前进行。 唐军再次把赤松德赞、娜兰贞带回了长安,明面上,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