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4章 (第2/2页)
分析道:“他因为挨了你的揍,名声都臭了,还是在会试的这个时候,天下举子齐聚大兴城,他原本是搭了三口大儒的线,那是他的亲外祖父,与众多举子先结交一番,将来他们中了进士,可以再施恩于他们,日后他们就算是自己人了,三皇子这一招用的不错,但可惜的是,这是第二次用,第一次用是在三年前,他成功了,如今不少庶吉士都是这么被他抓在手里的,大皇子二皇子就奇差一招。” “可是今年,不行了,你把他揍了,还是那样的理由,不少读书人都羞与其为伍,加上他被圣人下令禁足在皇子所,根本出不了门,这件事情闹得太大,而且也太猎奇,不少人口口相传,这流言蜚语怎么压都压不住,尤其多数都是读书人,且表示的非常鄙视!”王破告诉田浩他的猜想:“会试三年一次,甚至如果有了恩科,那更短,怎么有皇子的这种奇闻异事,让人来的津津乐道呢?他们不敢说定国公府如何,因为会被追着打,但是皇子高高在上,说了也没什么,反正三皇子又不能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收拾他们的碎嘴子。” “这……?”田浩没想到,那事儿还有后续! “而三皇子想要平息、或者说,让人不再嘀咕此事,那就只能有一件更大的事情来盖过此事的风头!” “西北大捷还不够啊?” “不够,西北大捷只会让人对此事记忆犹新,定国公在前头带着丁家的儿郎们,奋力反击扣关的外敌,三皇子在大兴城这么安逸的地方,惦记还不到十岁的丁家女,大家只会更鄙视他的人品!”王破道:“所以,只有科举是不够的,只有三甲巡街也是不够的,要热闹还是要闹大事情,比如说,科考舞弊!” “不错。”田浩阴沉着一张脸蛋子:“每次科举舞弊爆发,都会很麻烦,闹得很大,人头滚滚亦不为过。” 古代重视科举不是没有道理的,那是为国家选拔人才。 自宋代科举大行其道,世家落寞开始,当权者就推崇科举,称之为“抡才大典”,每一次科举都是给朝廷输送新鲜血液,维持这庞大的朝廷的运转。 不论文武科举,都是天下人心心念念,盼望不已,是平民百姓,能出人头地的机会。 任何行业都要给这盛事让路! 包括皇帝在内,都特别重视。 它要是出了什么差错,肯定要追究到底的,那么在追究的过程中,谁能保证不误伤?不冤枉? 且这是会试,并非一州一府的乡试,关联到天下读书人的福利待遇和功名利禄。 “读书人打仗骂人不行,闹事的本领可不差。”结果王破又道:“事关己身,他们肯定更关注这件事情,毕竟那皇子轶事跟科举入仕,可不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