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 (第2/2页)
他、举荐他到皇上面前的人了。 周邦彦全然忘记了秦修文给他吃了卫辉府的大果子,也忘了当时是他无法招架万历才把秦修文给推出去的。 在周邦彦心中,秦修文刻薄寡恩、狼心狗肺,这样的人不收拾一番,以后还如何震慑跟随周家之人? 而今日,天时地利人和,不给秦修文下个套,周邦彦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了。 万历是不舍得秦修文去吕宋打仗的,如今秦修文在万历心中份量颇重,万一有个好歹,万历自己也不愿意看到,但是好好的计划出现了变故,朝堂不是万历的一言堂,万历只能面色不愉地垂询秦修文:“秦爱卿,你意下如何?” 这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 秦修文可以选择拒绝,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拒绝,对他的名声肯定是有碍的,能不能带兵打仗是一回事,但是如果连站出来的勇气都没有,以后他在下属面前、在自己的追随者面前又如何服众? 又如何利用自己的名声去吸引其他人才? 人要脸,树要皮,文臣活一世,就是活出一个名声。 没有一个名臣在史书上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 若不然,他秦修文真的只能在奸臣佞臣的路子上走了。 而这,并非他所愿。 秦修文心头低低叹了一口气,转而仰起头,神色坚毅,从容不迫道:“驱逐吕宋蛮夷,扬我大明之威,乃微臣心头之愿,臣定不负陛下和朝廷之所托!” 第151章 秦修文也没想到,原本自己是想稳坐钓鱼台,坐收渔翁之利的,没想到这件事兜兜转转,居然落到了他的头上。 毕竟他并非兵部之人,也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朝堂里的这帮人为了倾轧异己,真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口口声声为国为民,结果为的都是自己的一腔私心。 秦修文在心中冷笑,同时他也犹豫,一个从没有经历过战争、和平年代出生的人,哪怕见过血腥,但是自己真的能处理好这件事吗? 相比于自己,宋应昌才是秦修文一开始选定的人,宋应昌经历过几次和蒙古人的小规模战事,在军事领域有长才,做事有条不紊,再加上秦修文在暗地里准备的新型火炮、火铳以及船只,此战获胜概率应该是在九成。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转瞬之间,自己就成了这场战役的主导者,实在是猝不及防。 秦修文惜命,但是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只不过他做事一向工于心计,以理智冷静代替感性,在他分析中,自己亲自上阵,绝非是个好主意。 lt;a href=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gt;科举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