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 (第1/2页)
梁也沉默地看她很久,轻声问:“妈,这病,咱去大城市看看好吗?” 孙娴眼睛闭上了,缓缓摇头,最后张口艰难地说:“……回家吧。” 梁也坐在病床边,沉默地看着母亲。越来越苍老的母亲。 五年里,他多次劝过母亲到哈尔滨来跟他一起生活,他好照顾她,但母亲总是不愿意。 老家的亲戚说,她在村里每天其实过得很开心,村里熟人多,又都因为父亲的事儿很尊重她,今天去这家打牌,明天去那家唠嗑儿,比在哈尔滨见不着人气儿的好。 而且父亲葬在那里了。村里人说,天气没转凉的时候,母亲时不时就会去父亲坟上坐一坐,什么也不干,就是静静地坐着。 父亲,母亲,十二岁时稻田里的血,从此散乱的一生。 苦难其实只是人生的一种形状,父亲的死过去十多年了,再怎么遗憾,再怎么愤懑,他也只能接受,只能朝前走。可是当这一切与杨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一切又都变得那么不可控起来。 没想到,五年前他就怀疑过,甚至排除过的事情,竟然是真的。 梁也又劝:“妈,您别担心钱,钱不是问题,我能有。” “……回家。”病床前的孙娴又摇了摇头,手从被子里伸出来,握住梁也的手,无力的、恳求的。 梁也别过眼,轻轻阖上。 刚才在医院门口,杨今告诉他那些事的场景又在他眼前浮现,酿造十余年的苦楚被揭发,变成杨今说话时口中喷出的白气,轻飘飘地游荡在哈尔滨的空气里。 哦,原来他等了他仇人的儿子五年。 梁也回过头,再次看向母亲。 从小到大他没有求过母亲什么,这五年母亲不想回哈尔滨住他也尊重她的选择,可是此刻,他忽然非常害怕母亲离开他。 他握着母亲的手说:“妈,去看看吧,求你了,你走了就剩我一个人了……” --- 梁也其实不抱希望的,但孙娴出院在他店里住了一周后,忽然对他说,儿子,那咱就去上海吧。 没要去之前,梁也对上海一点儿概念都没有,这下要去了,上海就在他脑中长出了轮廓——那是杨今生活的地方。 杨今是什么时候去的上海的?是五年前直接去的吗?是毕业后去的吗?他在上海有人陪伴吗?他如果一个人生活,有人给他煮饭吗?厨艺长进了吗?别像以前似的,煮个面都煮得乱七八糟。 梁也在心中骂了自己一句脏话,命令自己不要想这些,多么不孝。虽然杨今与父亲的死没有直接关系,但心中那一块疙瘩怎么都下不来。 杨今是什么时候知道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