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8章 防患于未然 (第2/2页)
朱高炽先叮嘱了一番,不然按照他的性格估计都不会掺和这事情。 “太子。” “儿臣在。” 果不其然一开口就将朱高炽叫了出去。 “现国库充盈,你觉得北伐可否。” “儿臣认为近些年北方族群都算老实,并无犯边,无出兵之依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理不通。” 朱棣大好的心情都被朱高炽一句名不正给打的烟消云散。 居然敢说永乐大帝名不正,朱瞻墡都没想到朱高炽开口就是这话,给他捏了一把冷汗,我滴亲爹呦,咋没见你以前这么勇的。 “过去几十年北方蛮夷背信弃义屠杀我中原百姓多少,你跟朕说名不正?再往前数几百年,北方蛮夷欺负了中原多少年,你跟朕说名不正?” 朱棣瞬间火冒三丈,真是动了真怒了。 要说知道怎么惹火老子,还得看亲儿子的。 朱瞻基和朱瞻墡立马走了出去,齐声说:“皇爷爷息怒。” 朱棣的面色稍微好了一些,谁都知道朱棣这次肯定是要北伐,而且大部分人也都觉得现在的大明是有能力打下草原。 没人愿意触这个霉头,只有朱高炽来了。 若朝堂上人人反对是坏事,但是若朝堂上无人反对也不见得是好事。 朱瞻基率先说:“皇爷爷,孙儿愿意领一路军做开路先锋,直取捕鱼儿海。” “皇爷爷,孙儿也愿领一路军从西侧出发。”朱瞻埈适时的想要表现一下自己。 朱高煦马上站出来说:“父皇,儿臣也愿领兵。” “都是朕的好儿孙,瞻墡呢。”朱棣忽然点了自己的名字。 “孙儿在。” “你怎么不说领兵出战?也觉得朕出征北伐不对?”朱棣询问朱瞻墡的意见。 朱瞻墡看了眼可怜兮兮的朱高炽,哎,谁让是亲爹呢,只能我帮帮你了。 “父亲所言也不无道理。” 朱瞻墡的话让朱棣皱起眉头。 “道理何在?” 朱瞻墡便接着说:“征伐为开疆拓土,但是开拓疆域后还得休养生息,得让草原之民心甘情愿的臣服于大明。” “哦?那你说该怎么办?” “皇爷爷,北方的几个部落您都给他们分封了爵位,何不下令将草原若中原之地一般划分多个宣承布政司来进行管辖。” 朱棣眼睛一亮,因为近些年大明的强盛,叫的上好的草原部落基本都领了封号,这就是朱瞻墡想要的契机。 “好,是个办法。” 此时走出来一个大臣问道:“珠江郡王殿下,若草原蛮夷不愿反抗呢?” “领着大明的封号,砸着大明的饭碗,这不就是谋反吗?” 这个起兵理由还不够吗? 而这么做的原因是万一有哪个部落愿意接受大明的宣承布政司管辖呢,就像交趾一样,将之因为利益关系分割出来,这样敌人就少了。 草原的人比交趾要更加立场坚定一些,但是难道整个草原都是不愿意过安稳日子的游侠浪子,总有些人是愿意领着大明的俸禄,做大明官的。 朱棣满意的微笑着,朱高炽则是叹了口气,本以为朱瞻墡是改了性子了,没想到只是面子上帮自己说句话而已,实际上还是帮着朱棣出谋划策北伐大漠。 朱棣看着现在英武不凡的朱瞻墡异常的满意,想起了英国公张辅给自己的奏折中说珠江郡王虽不善领兵打仗,只会狂轰滥炸,但是阳谋精明。 “就按着这个办法,内阁自今日开始便研究草原各部落分布,将之分的尽可能的细致,朕要将草原至少分成10个宣成布政司。”朱棣十分满意朱瞻墡的提议。 太子殿下坚持己见:“父皇,大漠广阔,若要征伐,可能一拖就得几年时间,空耗国力啊。” “太子殿下今日乏了,先下去吧。”朱棣不理会朱高炽的意见,让太监领着他下去了,倒是也没有处罚。 朱瞻墡不是很理解朱高炽的为什么要出来唱反调,就连满朝的文臣这次都不敢说那么多。 商议了其他大事之后,朱棣忽然看向了朱瞻墡,和蔼的笑着:“瞻墡听闻此次你母亲是想要在年前将你选妃的事情定下,你自己什么想法。”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孙儿全听母亲的。” 朱棣可不信他这个鬼话,朱瞻墡什么时候是个听话宝宝了,在广州府几年转了性子了?不可能,他在广州府也没少做惊人之事。 “这样吧,朕特许你可以自己参与选妃,你自己看喜欢哪个?” 主要还是怕朱瞻墡闹出幺蛾子来,这么大个人了,不是小孩子闹出事情好糊弄,到时候万一搞个事情,言官能给你烦死。 这波是什么?这波是防患于未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